美国银行的 Hartnett 认为美国股市大涨之后会大跌

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周可能进入技术性牛市,但美国银行的迈克尔哈特尼特表示,这并不是股市新一轮大幅反弹的开始。

这位曾正确预测去年股市抛售的策略师在周五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他不相信这是一个“崭新的闪亮牛市”的开始。 目前的市场看起来更像是 2000 年或 2008 年,“大崩溃前的大反弹”,哈特内特在该银行关于各种资产类别投资流动的每周报告中写道。

美国银行的 Hartnett 认为美国股市大涨之后会大跌

他认为从现在到 9 月 4 日劳动节,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 150 点,而下跌 300 点。该指数今年上涨 15% 至 4,425.84。

Hartnett 在 2 月份曾预测标准普尔 500 指数将在 3 月 8 日跌至 3,800 点,但在投资者转而转向科技公司以采取防御措施后,该预测未能实现。 他说,像他这样的看空者在上半年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经济避免了衰退和信贷紧缩,并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股反弹称为“意外事件”。

他写道,直到美联储通过更高的利率目标“重新引入恐惧”并且失业率在衰退信号中超过 4% 之前,股市可能会继续走高,信贷利差可能会保持在较低水平。

与此同时,以 Beata Manthey 为首的花旗集团策略师表示,美国市场可能继续跑赢欧洲市场,尽管引领涨势的股票相对较少。 他们表示,从历史上看,标准普尔 500 指数和成长股往往会在幅度缩小后跑赢大盘。

“我们发现,领导层缩小本身并不是卖出市场的理由; 在市场收窄后,股市平均走高,但波动性也会上升,”花旗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美国银行的报告援引 EPFR Global 的每周资产流动要点包括:

截至 6 月 14 日当周,股票流入约 220 亿美元,而债券流入 67 亿美元。

在股票区域中,美国股票以 238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次是日本,增加了 22 亿美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有 11 亿美元的流入,而欧洲则有 24 亿美元的资金流出。

科技股领涨板块之间的资金流入,而公用事业股领衔资金流出。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2249.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6月17日 01:12
下一篇 2023年6月17日 23:29

相关推荐

  • 权益展望:在动荡时期应用永恒的见解

    权益市场展望:在动荡时期应用永恒的见解 由 AllianceBernstein 的朱 Nelson Yu, 7/2/25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股票投资者面临着技术颠覆、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严峻挑战。回顾上半年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为未来几个季度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好准备。 全球股市在第二季度末触及历史新高,经历了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Display)。特朗普总…

    1天前
    200
  • 这一类基金在慢慢的回血了

    对于很多基金的投资者来说,2021年终于算是过去了,有了一次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机会。因为很长时间了,在「今年以来」收益这一栏都是负数,绿油油的颜色不觉得都让人心生烦闷。现在好了,本想把负数都留在2021年,谁知道市场不给力,新年刚开始就给了几闷棍,跌跌不休。 在市场一片腥风血雨的时候,有一类基金却在慢慢的回血了。先给大家上图,看几只基金的表现。 看过这几个之…

    2022年1月6日
    20200
  • 唐纳德·特朗普回归可能如何塑造经济和市场

    唐纳德·特朗普回归可能如何塑造经济和市场 吉姆·内尔森,欧洲太平洋资本,11/13/24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重返权力,他面对的经济环境具有独特的强项和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可能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塑造市场的挑战。在消费者支出保持强劲、企业利润空间扩大以及通货膨胀显示出暂时降温的情况下,我们相信特朗普的政策议程将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动态。以下是我们的展望…

    2024年11月25日
    4700
  • 2025 年的三个惊喜:克服单向投资者情绪

    由迈克尔·阿罗内(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于 2025 年 2 月 3 日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股市可能是了解自己的一个昂贵途径。— 乔治·戈登 强劲的市场表现往往强化了投资者的危险行为倾向,即认为经济和资本市场趋势会从一年延续到下一年。连续两年风险资产表现出色的年份无疑已经将 2022 年的灾难抛在了脑后。过去六年中有五年实…

    2025年3月6日
    4100
  • 辉煌的代价:历史会重演吗?

    宏伟的代价:历史正在重演吗? 《豪勇七蛟龙》是一部新演员阵容的老电影。 时不时地,一些未来似乎确定的公司的故事会吸引投资者的想象力。此前的例子包括 1970 年的“漂亮 50”、1980 年的石油峰值、1990 年的日本奇迹、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 2010 年的中国崛起。 每次,有说服力的叙述都会带来高期望和乐观的共识,但现实却与期望不符。不可预见的…

    2024年5月31日
    1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