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审计监管协议达成会让中概股起飞吗?

这几天,关于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刷屏。总体来说,市场也给与了正面的评价与肯定,中概股大涨。不过大涨也就持续了一天,就被美联储鲍威尔的鹰派言论给带衰了。

我们回顾一下这一次合作协议包含了哪些重要的内容,以便我们后面对照分析。

合作协议包括以下重点内容:一是确立对等原则。协议条款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中美双方均可依据法定职责,对另一方辖区内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被请求方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提供充分协助。二是明确合作范围。合作协议范围包括协助对方开展对相关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其中,中方提供协助的范围也涉及部分为中概股提供审计服务、且审计底稿存放在内地的香港事务所。三是明确协作方式。双方将提前就检查和调查活动计划进行沟通协调,美方须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问询。

图片

这个协议的达成,可以让中概股触底反弹,再度起飞吗?弗里曼来说说自己思考。

1、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是一个国家的主权的象征,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国家机密和用户隐私数据的审计底稿。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和博弈,是有必要性的。而这一次协议的签署又是对等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国际地位确实提升了。此外,看到中美的博弈还是有底线的。

2、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确实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国的投资者。中概股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大概有200家左右,除了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这些巨头以外,其他的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中概股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美国的投资者会买吗?很少,大多数的投资者还是中国的去炒这些。所以,加强审计的监管,确实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让瑞幸这样的事再发生。

这个协议解决的是中概股的生死问题,并不能解决这些公司的质量问题,该不赚钱还是不赚钱,也并不能让垃圾股一夜翻身。虽然之前这个退市一直是悬在中概股头上的一把利剑,但是经过这么久了,在股价上已经充分的体现了,很多的公司表现不好并不是因为这个退市威胁,而是本身的经营就有问题,重病缠身。所以说在这一天的反弹之后,还是要重视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股价也会回归基本面。

3、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一直觉得中概股公司,就像是留学生。早年间的留学生都是公派留学的,可以说是优中选优,万里挑一,在国内也是一个顶一个的巨头企业。比如这回退回来的几家,中国铝业、中国人寿等等,还有之前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可以说是非常优质的资产,拿到美国去,提升了我们自身的形象也让国际资本赚到钱了。第二波的留学生,是百度、阿里、京东这一波,民营公司的大公司,有代表性的新经济公司。这一波从国际市场融资,回到国内飞速发展,再给资本成百上千倍的回报,也是合作共赢的一段佳话。第三波,再往后就慢慢的变味了,一个是由于我们国内资本市场的崛起,一个是公司自身质量的下降。这就好比现在的留学生,一抓一大把,当然这里面依然有很多清北复交的优质学生,但是技术更大的是那种出国镀金,甚至是富二代出去混个学历的。特别是本科,一个国外的不知名的本科,还不如国内985211的毕业生能力强。

最近总是讲国产替代,香港的资本市场未来会打造成中国的纳斯达克,也非常欢迎中概股回归。但可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台型的公司,生物科技的公司都是优先的选项。至于那些本就半死不活的公司,出去镀金的混日子的,回来也不要。所以这一次监管协议的达成,其实是救了这些混日子的公司,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拯救自己。

4、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来说,有点像是留学生的家长。孩子要是学习不是特别好,手头又比较宽裕的,往往送出国是兜底的选项。美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宽松,也算是资本退出的最后的选择之一。这些VCPE还有很多的美元基金,也都是国际资本,流血上市也比公司最后烂了强,收回一点是一点啊。所以保留这个退出的选项对于一级市场比较重要。不过这一次与几十年前中国把最优秀的企业送到美国上市不同的是,垄断型国企都在美国退市了,他们大多是A股的上市公司,就是说被A股给抢走了;新经济公司,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或者是生物科技类的被香港抢走了;剩下的就留在美股市场了。

5、从中介机构,特别是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来看。这回的新规不管是对于国外的所,还是中国的所都是个利好吧。外资大所保住了中概股那些公司的业务,顺便还可以再做一次合规,再赚一笔,以后保留着这个去美国上市的选项,这些中介也依然有的赚;那么中国的所根据对等原则也算是可以名义上进军海外了,至少是给铺了一下路。至于港股市场的业务,未来是厮杀的主要战场了。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135.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8月25日 11:17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14:27

相关推荐

  • 2025 投资展望:构建转型

     转型正在进行中 历史趋势正在实时被永久打破, mega 力量,如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在改变经济。长期资产对短期新闻的过度反应显示了这一环境的非同寻常。我们保持风险偏好,寻找转型受益者——随着 AI 主题的扩展,我们进一步超配美国股市。我们更确信通胀和利率将保持在大流行前的水平之上。 2024 年强化了我们的观点,我们并不处于商业周期中:AI 已成为主…

    2天前
    500
  • 久违的张坤,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基金的四季报出来一段时间了,没有来得及做分析,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最近基金的走势来看,有个熟悉的面孔又回归了,就是久违了的坤坤,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QDII)(110011)的基金经理张坤。这只基金在从11月开始到现在的3个月里上涨了40%,虽然不算最好,但在混合型基金里算是头部的了。 先看看张坤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弗里曼节选一段。 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的动荡…

    2023年2月2日
    22600
  • 市场调整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在牛市期间,人们会发表很多评论,解释为什么这次有所不同,以及为什么投资者不应该担心市场调整。Fisher Investments 最近发表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文章如下: “在标准普尔 500 指数去年上涨 26% 以及今年开局强劲之后,许多投资者担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本轮牛市是否会过早到来。 他们不应该。一个奇怪但真实的事实是,从统计学上讲,平均回报率—…

    2024年5月17日
    8200
  • 市场在等待什么?

    在经过两周的上涨之后,上周大盘开始了阴跌,有人惊呼,难道牛市2周就结束了?在弗里曼看来,其一,这两周本来也算不上牛市,甚至是技术性牛市的20%的上涨幅度都没有达到。其二,如果我们以周期来看的话,那么这两三周只是时间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断章取义,现在来讨论牛不牛的还为时尚早。 那市场在等待什么呢? 还记得一个公司IPO的时候有个静默期吗?如果把世界的疫后复苏作为…

    2023年11月15日
    8200
  • 港股、A股反弹,趋势逆转了吗?

    上周五,港股地产和科技为先锋,开始拉升反弹;同时A股也开始共振,地产、新能源和白酒这些压抑许久的主题板块开始上扬,让不少人的心情有了一丝丝的平复。 可以松一口气了吗? 是的,弗里曼认为暂时可以乐观一些了。这并不是说可以一鼓作气冲破之前高点的那种乐观,而是在情绪面、技术面荡到谷底之后的一种退无可退的乐观。 之前的行情一直在维持一种箱体震荡的格局,大概在3200…

    2023年6月5日
    14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