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治不好精神内耗,躺平治不了理财焦虑

毫不意外,大火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塌房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自微博李小粥的茶水间)

弗里曼说说自己的想法,

1、不管真实与否,如果没有跟当事人沟通或者得到许可,这件事就做的不太地道,有点吃人血馒头的嫌疑。

2、还是要区别开艺术创作以及新闻事实的区别。有人说自媒体就是胡编乱造大家就是图个乐,有人说自媒体还是要严肃。其实自媒体只是一种形式,一个平台,里面的UP主还是要有一些声明,特别是这种看似新闻,又像纪录片的片子里。

3、弗里曼个人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二舅就能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据说片子的播放量几千万,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那都治好了这些人的内耗吗?一说人生,往往这事就大了,其实二舅自己可能都没想这么多,累不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行进轨迹。对待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别人,也没必要施舍帮助,或者祈求怜悯。如果真的想帮助,我更欣赏那些默默帮助,不留下姓名的人,或者是在生活中给予点滴关怀的人。二舅用自强不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普通人,非要通过歌颂苦难,创造一种俯视,这本身就是不应该也是不道德的。

二舅的苦难,治不好你的精神内耗;解铃还须系铃人,内耗还是源于内心的对抗挣扎,还是要自己想通了想明白了,就好了。

最近在跟很多的基金投资者沟通的过程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词-「躺平」。今年4月份之前,市场很不好,几乎人人都亏,基金经理的产品都跌到姥姥家去了。

市场不给力,巴菲特也赚不了钱。于是,这时候,媒体上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大妈。

有的大妈忘了账号密码,多少年过去了,股票翻了好多倍;

有的大妈出国看望儿女,带孙子从小带到大,回来一看,茅台五粮液的股票赚翻了。

这些所谓的新闻,无从考究真实性,在弗里曼看来与这个二舅的新闻如出一辙。如果二舅这个是想赚点眼球和金钱的话,那么这些「大妈逆袭」的消息到底想干吗?

其实无非就是想让大家躺平,买入并持有,把手里的筹码拿到地老天荒。

与大妈一起出现的,还常常有巴菲特老爷子等等。

一群中国大妈和一个外国老爷爷的赚钱秘密,真的就那么灵验吗?买入并持有,或者说躺平,可以缓解我们的理财焦虑吗?

我们先明确两个概念:

再平衡(Rebalancing)是指当投资组合当前配置比例与目标配置比例出 现偏差时,及时调整各类资产的权重以达到投资组合的目标配置比例的仓位管理机制。

买入并持有(Buy and hold)是指构建投资组合后,就不再对组合内各资产的配置比例进行人为调整。

从一个简单的实验,对比一下再平衡(组合调整)与买入并持有(躺平)的风险与收益对比。

简单起见,直接选用股债组合,其中股票采用沪深300,债券采用中债财富(总)指数,时间从2003年12月31日到2019年9月10日。首先对没有采用再平衡的组合进行回测,结果如下:

图片
(华泰证券)

再平衡采用每六个月一次的频率,并将两次回测的结果放到一起:

图片
(华泰证券)

可以发现加入再平衡的操作后,年化收益率确有变化(本实验中的结果是再平衡后收益提高),尤其在股债比例都为50%的时候,年化收益的差距达到了 2.01%。

可不要小看2.01%这个年化收益值,以实验所选取的16年为期做整体测算,有再平衡的50/50组合,累计收益率为248.73%,而没有再平衡的累计收益率为159.98%。也就是说,只需要每半年操作一下,将资产权重调整回初始的状态,16年间每投资10000元就能多赚 8876元。

除了增厚收益,这组实验中的另一个数据组合年化波动率更值得关注。还是以股债50/50的组合为例,有再平衡的组合年化波动率为13.54%,不仅低于单纯股票的27.05%,也要低于没有再平衡的组合的17.41%。

图片
(华泰证券)

再平衡的分类:

1、定期再平衡

定期再平衡指在一定的时间频率下进行再平衡操作,再平衡时间频率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月度、季 度或者年度等,例如固定每季度末进行组合再平衡。

2、超出范围再平衡

     超出范围再平衡即在原资产配置比例 的基础上设置一个阈值范围,一旦资产权重偏离比例超过阈值就进行再平衡的操作。 

3、动态再平衡

     利用风险计算,趋势指标等数据来触发再平衡,这是一种复杂的再平衡触发机制。同时也可以结合重大事件,黑天鹅等突发事件、宏观政策的变化不定期再平衡。这一类动态再平衡对于普通投资者有较大的难度。

各类再平衡策略对比和应用场景分析

图片
(华泰证券)

弗里曼给大白话解释一下,

1、震荡市中再平衡优于躺平,趋势上升行情里躺平优于再平衡。但结合我们的A股的行情历史来看,震荡市是主流。

2、定期再平衡,超出范围再平衡、动态再平衡都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降低组合的风险,大多数市场行情下概率高于躺平。

3、再平衡的周期多久一次?

这个因人而异,因你购买的产品而异,通常还与不同的市场而异。

比如A股的牛熊交替比较的频繁,那周期就会短一些。如果是购买股票,那么再平衡的周期也会缩短一些。如果是购买基金,那么周期要适当延长一些。总体来说,对于习惯购买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来说,6个月-12个月通常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有的测算说是7-9个月,这都是因不同的产品来说的。

再平衡周期太长会降低风险收益,太短会增加成本从而降低收益。

4、股票、ETF这些自身没有再平衡机制;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FOF基金等自带再平衡机制。理论上自带的等基金经理再平衡就好了,投资者可以躺平了,其实自带的也不能完全躺平,因为在我们的市场发生风格漂移是经常的事情,同时现在的混合基更多的是赛道基,行业集中度非常的高,所以也要进行定期再平衡。

5、再平衡明明会降低收益,为什么还要进行?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风险收益比,不能总盯着收益不放。资产配置的目标是管控风险,使波动率在一个可以承受的区间范围,这样我们才可以拿到最后的收益。因为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大多数人并不是大妈或者巴菲特。要么把自己的投资忘得一干二净,要么就是投资大师。大多数人都是处于这两个极端的普通人,包括基金经理,风险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

进行再平衡,实际中可以让你拿到这个收益;躺平,只能让你在梦里得到这个收益,梦醒了,收益也没了。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112.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28日 11:45
下一篇 2022年8月4日 14:20

相关推荐

  • 查理·芒格的投资和生活原则

    查理·芒格的投资和生活原则 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于周二去世,享年 99 岁。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曾与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合作,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Inc.) 打造成全球投资巨头。在他的众多贡献中,芒格是一位多产的纸上谈兵哲学家,他的演讲…

    2023年12月19日
    10600
  • 理财需要看黄历吗?

    生活里有些朋友有查黄历的习惯,其实在炒股或者买基金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些日历效应。而这个日历效应又是在择时里面最浅显和显而易见的策略,也是每个人接触最多的,为散户和媒体增加了不少的谈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日历效应,A股都存在那些日历效应,理财投资到底需不需要看黄历。 日历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主要包括季节效应、月份效应、星期效应和假日效应…

    2021年9月13日
    43000
  • 散户投资者表现不佳的证据

    新的研究利用一个隔离散户投资者活动的新数据库记录了他们糟糕的表现。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当更多参与者是相对不知情(天真的)散户交易者时,许多金融异常现象会产生更强的结果。从逻辑上讲,机构参与程度较高的股票应该更有效地定价,从而产生较弱的异常结果。我总结了研究结果,然后回顾了采用创新方法来衡量投资者注意力的新研究。 经验证据 2021 年研究《投资者注意力对…

    2023年10月30日
    7700
  • 更低的价格意味着更高的预期回报?

    投资是我们生活中唯一一个让我们庆祝价格上涨、哀叹价格下跌的领域。想想看,无论您是购买杂货还是新车,  您想要的东西的价格 越低,您就越 倾向于购买它们。但投资却并非如此。 当我们的投资报表显示我们的资金比上个月、上个季度或去年更多时,我们通常会感觉更好,甚至考虑向我们的投资组合添加更多资金。当价值下降时,就像今年一样,我们会更少考虑我们的投资,有些人甚至考虑…

    2023年12月16日
    11400
  • 阳光灿烂的日子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暑假,一个是因为暑假比较长、玩起来过瘾;一个是天气适合出游,寒假天寒地冻,又要过年拜年,反而觉得缺少了一些自由。 今年的六七月这个暑假,除了孩子们高兴,我想作为投资者也是高兴地,毕竟久旱逢甘霖,过去的一年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感觉就像游泳扎了一个猛子,游了好久才终于浮出水面。 4月份,如果说是一个底部的话,5月份开始了陆续的反弹,六七月政策的力…

    2022年6月6日
    383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