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正走上日本那样的停滞之路?

在我最近的文章《日本的失去的几十年》中,我研究了为何日本的 GDP 低于 1995 年的水平,以及为何其股市花了 35 年时间才创下近期历史新高。

人们常说美国正在走日本的老路,即经济停滞、政府债务高企以及央行必须控制金融市场以维持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美国政府负债累累,预算管理越来越疏忽。此外,美国经济增长率 30 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财政主导正在成为常态,而非例外。

虽然我们可能走上了与日本类似的道路,但我们走得还不够远。日本和美国之间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差异。

并非所有资产泡沫都是一样的

日本当前的问题源于1989年破灭的日本大规模房地产和股票泡沫。

要了解这些泡沫的巨大程度,请考虑本·卡尔森 (Ben Carlson) 的文章“历史上最大的资产泡沫”中的以下要点:

  • 从 1956 年到 1986 年,日本的土地价格上涨了 5000%,尽管在此期间消费价格只上涨了一倍。
  • 到 1990 年,尽管日本的土地面积比美国小 25 倍,人口也比美国少 2 亿,但日本房地产市场的价值已达到美国的 4 倍。
  • 就房地产价值而言,东京本身与美国不相上下。
  • 据估计,皇宫的土地价值在市场高峰期比加利福尼亚州或加拿大的全部房地产价值还要高。
  • 加入费用超过 100 万美元的高尔夫俱乐部有超过 20 个。
  • 1989 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为过去 12 个月收益的 60 倍。
  • 1980 年,日本占世界股票市场资本的 15%。到了 1989 年,它占据了全球股票市场的 42%。
  • 从 1970 年到 1989 年,日本大型股的年涨幅超过 22%。小型股的年涨幅接近 30%,持续了 20 年!
  • 股票占日本 GDP 的比重从 1980 年的 29% 上升至 1989 年的 151%。
  • 日本的 CAPE 比率接近 100 倍,是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美国的两倍多。

余震本可以用很多方法应对,但归根结底,关键在于是在短期内付出高昂代价,还是在几十年内消化这些成本。日本官员选择了后者,拯救银行,并依靠大规模政府支出来保护经济。

过去 25 年来,美国互联网泡沫和次贷泡沫相继破灭。尽管这些泡沫在经济上代价高昂,但与日本相比,它们算不上什么。因此,当它们破灭时,其经济和金融后果与日本相比微不足道。

美国银行业:健康且资本充足

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是由银行贷款的巨额杠杆支撑的。当资产价值暴跌时,支撑这些资产的债务往往一文不值。如果银行注销不良贷款,银行系统就会崩溃。政府的目标是让银行系统免受损害。从本质上讲,银行不必承认损失。然而,不良贷款仍在账面上,严重阻碍了它们的放贷能力。

进一步削弱银行的是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该政策将利率长期固定在零和零以下。结果是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除了放贷能力有限之外,日本央行的政策还严重降低了金融部门放贷的激励。如果银行业健康且有放贷激励,日本私营部门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远不及它本来可以做到的那么大。

相反,美国银行健康且资本充足。此外,美联储非常关注银行系统的储备金数量,并随时准备在需要时提供更多储备金。储备金是银行发放贷款所需的素材。

下图比较了日本银行和美国银行的净息差,以显示与日本竞争对手相比,美国银行在放贷方面拥有多少财务激励。

弗雷德

除非发生重大金融危机,否则没有理由认为美国银行会像日本银行那样受到限制。

国家主导资本主义的陷阱

如上文所述日本银行在过去 35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放贷能力都很低。由于银行的僵尸状态,政府不得不承担起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因此,政府在管理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资本主义经济中通常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

资本主义的一个关键原则是,当自由市场根据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确定价格时,它可以最有效地将资源分配到最有生产力的用途上。通常,资源的最有生产力的利用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允许更高的工资和更广泛的财富分配。政府干预降低了资本主义的价值,因为资本往往不会被用于其最有生产力的用途。

二战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由国家主导。战后的一二十年里,这可能是必要的,因为该国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严重破坏。日本从政府推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受益匪浅。但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管制、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支出,其政策在房地产和股市泡沫膨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泡沫破裂后,政府被要求刺激经济。政府的干预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降低经济活动,从而延长经济疲软期。

美国资本主义形式并不完全纯粹,但其受国家支配的程度远不及日本。美联储和政府确实降低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而且无疑助长了投机和杠杆。但他们尚未制定出像日本在 1980 年代那样引发泡沫的政策。

日元与世界储备货币

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它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和复杂性。在我的文章《我们的货币,世界的问题》中,我讨论了储备货币对美国的价值:

外国通过贸易积累和消费美元。他们手头上留有多余的美元来管理经济并限制金融冲击。这些美元被称为超额储备,主要投资于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包括银行存款、美国国债和各种其他金融证券。随着全球经济扩张和贸易增加,需要更多的美元。结果,外国美元储备增加并被借回美国经济。

许多外国和公司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债务,以更好地促进贸易并利用美国流动的资本市场,从而使世界更加依赖美元。

底线是,美国有源源不断的资本来源来为我们的债务融资,支持我们的资产市场,提振经济。日元并没有给日本带来这样的好处。

人口统计和其他因素

在《日本失去的几十年》中,我还讨论了日本的人口挑战。总而言之,日本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低、移民率低。这些因素和其他因素导致人口下降,从而拖累经济增长。虽然美国也面临人口逆风,这些逆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远不如日本那么明显。

美国经济规模更大,也更加多元化。部分原因是我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经济涵盖了广泛的行业,包括科技、金融、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相比之下,日本经济主要侧重于制造业和出口。

各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经济政策,并影响消费者和企业行为。日本的商业文化以终身雇佣合同和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为特征。日本人强调共识和和谐。相比之下,美国的文化更具竞争性,更注重个人而非国家。

总结

财政主导地位,即美联储必须以合理的成本帮助财政部偿还债务,已经迫在眉睫。日本已经依赖财政主导地位 35 年。这是美国正在走日本道路的几个迹象之一。

然而,正如我们写到的,我们两国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虽然我们可能走上与日本类似的道路,但我们的道路会有所不同。由于我们走的路没有日本走得那么远,我们有时间吸取他们的教训并加以改正。这会发生吗?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3146.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4年5月8日 23:30
下一篇 2024年5月13日 00:31

相关推荐

  • 黄金的星光继续闪耀

    黄金的星光继续闪耀 作者:Russ Koesterich,2024 年 10 月 17 日 关键要点 尽管今年迄今金价强劲上涨,但仍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金价上涨。 美元走弱和实际利率下降历来都是黄金的利好因素。长期来看,各国央行可能会继续购买黄金。 经济增长放缓、央行放松政策以及政府赤字过大的环境可能会为金价提供额外支撑。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投资者对黄金在 20…

    2024年10月27日
    4200
  • Z 世代的经济焦虑并未消失

    作者:艾琳·洛瑞 (Erin Lowry) 咨询公司安永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到三分之一的 Z 世代感到财务安全,而只有一半以上的人感到“非常或极其担心没有足够的钱”。“欢迎光临,水是温的!” 每个美国千禧一代都会这么说。 多年来,人们一直被告知条件会改善并成长起来,但千禧一代作为一个集体,充其量只是原地踏步。事实上,根据 LendingClub 的一份报告…

    2023年11月7日
    16500
  • 美联储公布就业数据至关重要,全球债券市场持续上涨

    美联储公布就业数据至关重要,全球债券市场持续上涨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即将公布的关键数据公布之前,全球最大经济体经济正在降温的迹象引发全球债券市场持续上涨。 周一,一份报告显示美国 5 月份工厂活动萎缩,产出几乎停滞,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 11 个基点,随后连续第四天下跌。纽约时间上午 10 点将公布的美国就业空缺数据预计将显示 4 月份招聘连续第二…

    2024年6月25日
    9100
  • 以下是投资者对主动型共同基金费用的关心程度

    研究人员发现:“高评级基金的投资者更加理性,在更大程度上遵循费用信号。” 盖蒂图片社 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入指数基金,因为主动管理的共同基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击败被动策略。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主动型基金的较高费用也阻碍了投资者选择寻求跑赢市场的基金。 与指数基金相比,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主动策略的成本要高得多。然而,此前尚不清楚较高的费用是否降低了投资者对主动投…

    2023年9月4日
    18700
  • 谁是真正的选举赢家?

    真正的选举赢家都是谁? 迈克·迪克森,地平线投资,11/8/24 无论哪位候选人胜出,历史上,在总统选举后的几个月里,投资者通常都能获得收益。 原因:自 1984 年以来,在选举日和就职日之间,股市有 80%的时间产生了正收益。过去十次选举后股市价格下跌的唯一两次情况发生在经济极度压力时期——2000 年,科技泡沫破裂时,以及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2024年11月24日
    3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