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世代的经济焦虑并未消失

作者:艾琳·洛瑞 (Erin Lowry)

咨询公司安永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到三分之一的 Z 世代感到财务安全,而只有一半以上的人感到“非常或极其担心没有足够的钱”。“欢迎光临,水是温的!” 每个美国千禧一代都会这么说。

多年来,人们一直被告知条件会改善并成长起来,但千禧一代作为一个集体,充其量只是原地踏步。事实上,根据 LendingClub 的一份报告,73% 的千禧一代可能靠工资过活。Investopedia 的另一项调查发现,年龄在 27 岁至 42 岁之间的千禧一代中,四分之三的人至少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感到有些压力。

财务焦虑已成为成年现实中令人疲惫不堪的一部分,尤其是当另一场经济衰退或重大世界冲击可能会颠覆年轻人所建立的财务安全时。

作为一名个人理财作家,我很想告诉千禧一代和年长的 Z 一代(全代范围从 11 岁到 26 岁),只要改变他们的心态并掌控自己的财务生活就能让他们摆脱担忧。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真的。专注于你能控制的事情,确定你的核心价值观,学习如何量入为出,同时在你最关心的事情上挥霍,可以带来富裕的生活。

但这些行为都不容易,所有这些行为都需要达到财务舒适的基准,这对于没有机会积累储蓄或建立深厚的专业网络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往往是难以捉摸的。

即使勤奋的财务行为也并不总是能起到保护作用。对于那些长期关闭的行业来说,最强大的紧急储蓄基金很容易在疫情期间耗尽。通货膨胀已经侵蚀了谈判加薪、升职或跳槽以获得更多收入的收益。与父母相比,年轻人还必须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住房。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抹杀历史上剥夺某些个人权利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存在。这种动力也抑制了创造和传承代际财富的能力,而这些财富使其他人能够在第二或第三垒开始生活。

在美国,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人来说,几乎没有安全网,个人有责任支撑自己的财务状况,以抵御最意想不到的风暴。哦,不要出现严重的健康危机,因为医疗费用被认为是破产的主要原因。难怪 Z 世代会担心。

美国如此牢固地扎根于个人主义观念,以至于许多改变政策以保护美国人民的努力都被谴责为家长式作风,或者更糟糕的是社会主义。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令人沮丧的是,我们允许我们的国家将医疗保健等必需品与就业联系起来。失业本身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财务压力;失业工人还必须努力在没有雇主补贴的情况下获得医疗保健,这是不可原谅的。

2021年,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发表了一篇题为“千禧一代在代际财富方面正在迎头赶上”的文章。这个乐观的标题掩盖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虽然千禧一代的经济安全正在改善,但这一代人作为一个整体,仍比该阶段典型家庭应拥有的财富预期低 11%。年轻的千禧一代和年长的 Z 一代(20 世纪 90 年代出生的人)的财富预期低于 50%。也许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甚至没有考虑到大流行的影响,甚至该论文的作者也表示,这可能是“千禧一代的主要阻力”。

我担心年长的 Z 世代将会有与千禧一代类似的经历,一旦他们站稳脚跟,他们就会面临“一生一次”的事件,比如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或其他侵蚀经济的灾难。进度。

我乐观的一面希望 Z 世代能够向千禧一代和 X 世代学习。这一代人已经对大学学位和经常与之相关的学生贷款负担抱有合理的怀疑态度。

Z 世代似乎也准备好为自己的时间设定界限,以抵制允许许多工作无休止工作日的技术。当然,在工作时间之外减少上网时间可能有助于缓解 Z 世代员工的一些焦虑感。

我希望 Z 世代作为第一代真正的数字原住民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利用新技术的力量来克服经济障碍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进步。他们对快速的技术变革感到满意,这让他们感觉良好。至少在阿尔法一代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是这样。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8364.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11月6日 23:13
下一篇 2023年11月7日 22:40

相关推荐

  • 产生有效收入的投资策略

    你需要知道什么 债券收益率上升——这对收益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长期力量仍然对通胀调整后的回报构成阻力。我们认为,创造收入的有效方法是仔细组合利率和信贷构件,并纳入私人市场敞口,以实现额外的多元化和回报潜力。 对收入投资者来说不友好的局面 充满挑战的宏观组合将使未来几年的投资变得更具挑战性:世界上处于工作年龄的人口比例似乎已经达到顶峰。自 20 世纪 80…

    2024年1月17日
    4600
  • 均等权重能解决我们的注意力危机吗?没那么快……

    美国股市从未像现在这样头重脚轻,投资者似乎无法找到任何简单的解决方案,甚至任何解决方案。与目前的市场结构相比,互联网泡沫的顶峰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目前前十大权重占市值的 33.35%。多元化困境是真实存在的。 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有三点。首先,我将诊断美国股市普遍存在的弊病。其次,我将研究为什么等权重——首选的后备指数策略——会扭曲一个风险敞口远不相等的投资组合…

    2024年9月8日
    5000
  • 消费者情绪并不重要

    他们为什么不按他们所说的去做呢?说说他们的意思? 这些是英国“新浪潮”乐队 The Fixx 在其 1983 年的热门歌曲“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中提出的紧迫问题。据称,这首歌是为了起诉不诚实的政客而写的。但我越来越相信他们谈论的是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调查的受访者。 这项每月一次的电话调查向大约 600 名成年美国人询问了数十…

    2023年10月12日
    12200
  • 有缺陷的估值威胁 1.7 万亿美元的私人信贷繁荣

    去年年底,瑞银集团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Colm Kelleher)警告私人信贷存在危险泡沫,引发了一场风暴。随着投资者一头扎进这一蓬勃发展的资产类别,监管机构面临的更紧迫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任何人确切地知道它的真正价值。 私人信贷基金的迅速崛起是由对几十年来管理人们资金的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的一个简单推销推动的:投资我们的贷款并避免竞争对手类型公司融资的价格波…

    2024年3月31日
    6400
  • 比王力宏还糊的,也就是他了

    上周有两个吸引眼球的事,一个是娱乐圈的王力宏,前夫人爆料,人设坍塌,网上骂声一片;另一件事是资本市场的「聪明钱」,证监会一纸令下,揭开了聪明钱的真面目,断了投机倒把的人的念想。巧合的是,这两个事都没有登上微博的热搜。有可能伤害太大,不上也罢了。 先来看看会里的说法和初衷。 修订背景 近年来,有部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开立证券账户及北向交易权限,通过沪深股通交易 …

    2021年12月20日
    259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