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里提出了一个概念:「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最近大家也纷纷解读和猜测这个对于市场估值体系的影响和重塑,弗里曼也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就当时作为一个记录。

1、中国特色,有的人一听这个就会简单下个论断。但这是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的,也可以说我们各种方案都深深有着中国特色的烙印。比如我们A股的交易,电子化程度在全球应该是非常高的,比起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要简单和容易很多,便捷很多,这就是后发优势。比如财富管理,这个说起来感觉和国外又不是一码事,这就是我们的后发劣势和积淀不足。如果说单纯学习西方的体系,相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走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那是很难的。路虽远,行则将至,还是那句话,国情决定了要走这条难的路。
2、很多人过度解读和放大了「中国特色」,而在这一次发言中同样也反复提及了「一般规律」。一般规律是西方资本市场经过几百年总结和提炼的精华,我们自然不能放弃,也没有再探索一遍的必要。而中国特色,就是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需求来出发,这个也是应有之意。
3、很多机构把中国特色简单解读为国企、央企、中字头。这种对应不免简单、武断、甚至低级。
弗里曼认为中国的股市未来会在四点上实现统一。
第一,央企国企中字头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战略意义的公司的估值定价权将会牢牢掌控,但是并不意味着估值会不断的提升。比如电信、能源、银行那些巨无霸,只要是护城河足够宽,那么安全性就足够的高。反而是既是国企,又是成长性企业的估值,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第二,资本市场要发挥对于重点行业、优势行业、战略行业的扶持。重点行业就是需求量大,但是我们现在比较落后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行业,比如半导体芯片。优势行业,发展快速有希望在国际上获得优势的行业,比如新能源等。战略行业,对产业链比较重要,专特精新小巨人,填补空白,比如硬科技。
第三,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关注的行业,估值会有一定的变化。散户化程度高,保命钱的理财关注的行业值得进一步研究,长期资金的投向值得关注。国外的长期资金都有明显的标签,比如芒格,那国内的长期资金还没有标签化出来。
第四,港股市场是国际资本,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公司,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全世界的人民币会越来越多,那么港股市场的活跃度,估值也会与以前有所不同。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