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图片

最近有两个事在微博上频频上热搜,一个是中国男足不出意外的又快完蛋了,2022世界杯可能又要提前结束了。第二,中美领导的视频峰会也召开了,从拜登来看,中美是对手,更是竞争者。这两个事看似关系不大,其实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竞争,甚至是一场战争。

今年出了很多新词,什么硬科技、碳中和、元宇宙、NFT,似乎一夜之间,大家不懂一点科技,都没法炒股买基金,甚至没法工作了。最近弗里曼,就在几个不同的场合,看到不同行业的人在学习什么碳达峰、专精特新等等。

未来的大国竞争是一场科技的竞争,甚至说是战争也一点不为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得不说全球科技的重心还是在美国,德法日有一些,不过细究起来跟美国大多也脱不了干系。以前在科技方面美国是有绝对的霸权的,就像互联网的根域名的目录服务器都在人家那里一样,谁让这玩意是他们最先发明的呢,这个也着实没什么办法。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经济,之前依靠房地产的拉动比较多,有的比较夸张的说法是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可以影响GDP30个百分点左右,现在「房住不炒」了,这个空缺怎么补,只有靠科技,尤其是硬科技来补上了。

有机构最近给出了2022年投资的赛道,大概是这么几个,号称新时代的「五朵金花」。低碳科技、万物智联、泛军工、半导体为代表的的高端制造、生命科技。

弗里曼针对这个来说说自己的观点,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五朵金花,不管是放在国内的角度,还是放在全球的角度来说都有点偏颇,不能全部苟同。

从国内的视角来说,这里面的低碳、军工还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赛道之二,这是没问题的。万物智联有点太宽泛了,是指的5G?还是工业互联网,还是说的元宇宙?如果说的是元宇宙,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标的,炒概念蹭热点为主。如果是5G或者工业互联网的话,说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大规模的盈利还得看看。

半导体来说,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是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的大。从发达国家来说,美国最近想要半导体产业回流美国,估计也是想明白了。他们想要跟中国拼中低端的制造业,那是连门都没有,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成本优势是笑傲全球的。但是从半导体这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来看,美国等同于中国在制造业上的地位,甚至更集中。

这方面霸权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最近让三星、台积电限期提供核心机密数据,那对方即使再不愿意,都不得不从。其实从历史上来说,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的半导体行业,都是在美国的扶持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就是一个体系的。

看看三星半导体背后的资本,就能得知一二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以说,半导体的这一块是道阻且长,不过行则将至,在持续的投入下,也许未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量子芯片。不过要想建立起一套体系,是很难的,有点像中国足球,青训的基础没打好,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想要一夜翻身,似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个过程里,中低端的平替产品还是慢慢会有一些起色,这就像是虎口夺食,一口一口的叨,一个个的定点爆破。

生命科技,医疗科技方面也是美国的强项,看看疫苗就知道了,虽然他们的吃相不太好看,但技术确实摆在那里。这一块的追赶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最近看了《功勋》,真的感谢在之前的老一辈的科学家,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坚持工作,使得我们某些方面没有停滞,至少与世界还是同步,并且有我们特色的。

从海外的视角来说,半导体、生命科技会好一些。

这里还有两个变量因素,一个是大国博弈,也就是竞争;另一方面就是疫情。

竞争导致就要守住自己的优势产业,扎起篱笆,向对方的优势产业渗透,弥补短板。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什么时候可以消除?目前来看似乎影响比预期的要长,有了特效药的后疫情时代会是什么样子?这个谁也没有办法预测了

图片

从科技的角度来说,中国是功方,美国是守方。我们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发展高端科技,总不能让我们世世代代都用袜子衬衫来换芯片吧。美国是没有袜子衬衫,真的是赤身裸体纯纯的高科技。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也算是守成之战,能不能再高枕无忧的赚这个钱,还真是需要努力一把的。最近的高通过膨胀也给搞的晕头转向,受苦的还是底层百姓。美国的高通胀能不能软着陆,也是未来的一个看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真不是虚的。

本周操作:

降低中证500、中证1000的仓位,

增加国内科技,港股成长型仓位

维持:消费、新能源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045.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10:15
下一篇 2021年11月21日 11:06

相关推荐

  • 国际股票在目标日期基金中的案例

    国际股票在目标日期基金中的优势 由 Vanguard, 5/21/25 大多数投资者都愿意增加其投资组合的资金,但他们往往没有考虑到与之相关的隐性成本。这些成本可能不会以显性的形式出现,比如费用或开支,但它们可能会以增加风险的形式隐性表现出来。 这种误解在过去几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美国股市的飙升,特别是美国成长股,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

    2025年6月27日
    400
  • 气氛已经到这了,说好的上涨呢?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LPR不出意外的降了,大家的房贷又可以少还一些。这一周的前半周要说气氛那是烘托的相当到位,连续的降息,从酸辣粉,麻辣粉,到LPR,一路都降,可以说该照顾的都照顾到了。股市这一波的反弹也比较给力,就连久久不涨的锂电光伏都涨了。美国人访中,中国的领导出访欧洲,本来以为国际环境缓和之际,A股可以冲击一下之…

    2023年6月26日
    14300
  • 下半年赚钱的秘密藏在了「汇率」里?

    在震荡中公募基金的规模又创新高了。公募基金是居民理财的主要手段和载体,如果把公募比作一列火车,那么规模就代表了乘客,希望公募规模的壮大,能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2023年7月3日
    10700
  • 散了吧,抄底与大多数基金投资者无关

    今天一则关于抄底的话题,登上了某宝的热门前十。12万以上的人浏览围观,热度空前。关于当前的市场,依然在底部震荡,而震荡的中枢位置并没有明显的上移。可以说大盘,以及相应的指数更是上上下下,好比是初春的天气,让人捉摸不定。 说说弗里曼的几点想法, 1、其实可以预料到,与操作交易相关的话题是热度最高的,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也就是为什么在前年的时候诞生了那么多的股神…

    2022年4月28日
    26900
  • 振响,狂野的钟声

    toll 出野铃 由约翰·霍桑管理的霍桑基金, 12/19/24 在 12 月 6 日星期五,美国股市根据我们发现与后续 10-12 年标普 500 总回报最相关的指标,达到了美国历史上估值的最极端水平,同时也考虑了百年数据中市场周期完成后的后续损失深度。这不是一个预测,而是一个关于当前可测量、可观察市场状况的陈述。 尽管我们看到了由于担心美联储可能不会像预…

    2025年1月9日
    13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