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图片

最近有两个事在微博上频频上热搜,一个是中国男足不出意外的又快完蛋了,2022世界杯可能又要提前结束了。第二,中美领导的视频峰会也召开了,从拜登来看,中美是对手,更是竞争者。这两个事看似关系不大,其实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竞争,甚至是一场战争。

今年出了很多新词,什么硬科技、碳中和、元宇宙、NFT,似乎一夜之间,大家不懂一点科技,都没法炒股买基金,甚至没法工作了。最近弗里曼,就在几个不同的场合,看到不同行业的人在学习什么碳达峰、专精特新等等。

未来的大国竞争是一场科技的竞争,甚至说是战争也一点不为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得不说全球科技的重心还是在美国,德法日有一些,不过细究起来跟美国大多也脱不了干系。以前在科技方面美国是有绝对的霸权的,就像互联网的根域名的目录服务器都在人家那里一样,谁让这玩意是他们最先发明的呢,这个也着实没什么办法。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经济,之前依靠房地产的拉动比较多,有的比较夸张的说法是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可以影响GDP30个百分点左右,现在「房住不炒」了,这个空缺怎么补,只有靠科技,尤其是硬科技来补上了。

有机构最近给出了2022年投资的赛道,大概是这么几个,号称新时代的「五朵金花」。低碳科技、万物智联、泛军工、半导体为代表的的高端制造、生命科技。

弗里曼针对这个来说说自己的观点,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五朵金花,不管是放在国内的角度,还是放在全球的角度来说都有点偏颇,不能全部苟同。

从国内的视角来说,这里面的低碳、军工还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赛道之二,这是没问题的。万物智联有点太宽泛了,是指的5G?还是工业互联网,还是说的元宇宙?如果说的是元宇宙,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标的,炒概念蹭热点为主。如果是5G或者工业互联网的话,说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大规模的盈利还得看看。

半导体来说,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是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的大。从发达国家来说,美国最近想要半导体产业回流美国,估计也是想明白了。他们想要跟中国拼中低端的制造业,那是连门都没有,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成本优势是笑傲全球的。但是从半导体这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来看,美国等同于中国在制造业上的地位,甚至更集中。

这方面霸权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最近让三星、台积电限期提供核心机密数据,那对方即使再不愿意,都不得不从。其实从历史上来说,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的半导体行业,都是在美国的扶持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就是一个体系的。

看看三星半导体背后的资本,就能得知一二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以说,半导体的这一块是道阻且长,不过行则将至,在持续的投入下,也许未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量子芯片。不过要想建立起一套体系,是很难的,有点像中国足球,青训的基础没打好,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想要一夜翻身,似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个过程里,中低端的平替产品还是慢慢会有一些起色,这就像是虎口夺食,一口一口的叨,一个个的定点爆破。

生命科技,医疗科技方面也是美国的强项,看看疫苗就知道了,虽然他们的吃相不太好看,但技术确实摆在那里。这一块的追赶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最近看了《功勋》,真的感谢在之前的老一辈的科学家,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坚持工作,使得我们某些方面没有停滞,至少与世界还是同步,并且有我们特色的。

从海外的视角来说,半导体、生命科技会好一些。

这里还有两个变量因素,一个是大国博弈,也就是竞争;另一方面就是疫情。

竞争导致就要守住自己的优势产业,扎起篱笆,向对方的优势产业渗透,弥补短板。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什么时候可以消除?目前来看似乎影响比预期的要长,有了特效药的后疫情时代会是什么样子?这个谁也没有办法预测了

图片

从科技的角度来说,中国是功方,美国是守方。我们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发展高端科技,总不能让我们世世代代都用袜子衬衫来换芯片吧。美国是没有袜子衬衫,真的是赤身裸体纯纯的高科技。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也算是守成之战,能不能再高枕无忧的赚这个钱,还真是需要努力一把的。最近的高通过膨胀也给搞的晕头转向,受苦的还是底层百姓。美国的高通胀能不能软着陆,也是未来的一个看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真不是虚的。

本周操作:

降低中证500、中证1000的仓位,

增加国内科技,港股成长型仓位

维持:消费、新能源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045.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10:15
下一篇 2021年11月21日 11:06

相关推荐

  • 基本面至关重要

    基本面至关重要 过去的一个月对市场来说是多事之秋。在通胀数据弱于预期后,美国小型股的轮动势头增强。从 7 月中旬前到月底,小型股的表现比大型股好 12%。在此期间,价值型股票、房地产和美国国债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虽然这些领域实现了异常收益,但大盘股在月底也小幅上涨。然而,情况在 8 月份发生了变化。在三天内,全球股市下跌 7%,日本股市单日跌幅超过 12%,美…

    2024年10月17日
    3100
  • 小盘股因降息可能性而上涨

    降息可能性提振小型股 尽管选举新闻占据了 7 月份的头条新闻,但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月度表现却是自 2000 年 12 月以来最好的。 整个 7 月,选举新闻占据了头条新闻,最终导致总统乔·拜登拒绝寻求连任,而是支持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成为民主党候选人。市场并不特别喜欢不确定性,但随着更多基本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这场骚动之后的动荡不太可能持续下去。 “政治只是…

    2024年8月28日
    3600
  • 固定收益展望:等待降息是值得的

    关键要点: 市场推迟了降息的时间和步伐,但这也为锁定固定收益的诱人收益率创造了新的机会。 核心通胀正在接近央行目标,而对政策行动滞后的认识应该会引导主要央行走上降息之路。 固定收益市场普遍反映出软着陆的趋势,投资者应该寻找那些有价值但又不会在硬着陆中遭受严重打击的领域。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讲的是一名在爱尔兰迷路的游客向当地人询问去都柏林的路。当地农民皱着眉头…

    2024年7月27日
    3400
  • 结构、结构、结构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还比较受启发 先来说一下文章的作者。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IMF全球副总裁,复旦大学杰出校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至2009年,任中国银行副行长;2009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0年2月24日,兼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特别顾问。主要从事国际金融、银行业务和宏观经济方…

    2021年4月22日
    25800
  • 进攻还是防守,会前这一周要博一下吗?

    2月份的这一个月,如弗里曼之前预计的差不多,大盘震荡整理,没什么能够持续的热点,更不要说趋势了。 从资金面来说,相对来说都很谨慎,似乎都在等待一个明确的信号。 从基金发行与清盘的情况来看,2月份是一个发行的好月份,很多的基金公司选择在这个时点推出新的产品。比如之前成绩不错的泉果基金的二期产品,这个步点踩得还挺准的。有的时候做资管的,就像是冲浪,要跟投资者的资…

    2023年2月27日
    21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