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跨周期和逆周期,不但会掉队还赚不到钱

最近的美股,随着圣诞的行情又开创了一轮新高,尤其是科技股、纳斯达克指数都创了新高。

图片

我们的中概股指数在2021年以来,已经回撤40%左右,很多的买基金的小伙伴现在是想进没钱进,想出不忍心割。从市值来看,苹果的市值大概为6个腾讯,差别真的有这么大吗?腾讯可是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啊。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以至于很多的投资大咖都折戟沉沙,很多的预测都大跌眼镜。做投资理财,很多的时候不能只看公司或行业的数据,这只是一方面。无形的手,特别是在特殊时期的作用往往会更强,不了解认识到这一点,投资理财是会亏钱的。

在2020年7月份的经济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跨周期。“跨周期调节”的说法首次提出是在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看看最近五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

图片

今年2021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上,再次提到「跨周期与逆周期

图片

那到底什么是跨周期和逆周期,他们又都包括哪些实施的手段呢?

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通常认为,主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对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强调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度化设计,既熨平短期经济波动,又重视未来长波段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的有机协同,兼顾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从而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强调宏观政策更加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机制化,要求将政策意图更加清晰地传递到市场主体,稳定市场和社会预期。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更加重视健全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先行的系统规划设计,妥善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等中长期问题,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相对,二者在调控目标、时间跨度、政策手段、实施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分。在实践中,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互为补充,统筹服务于经济短、中、长期协调运行。

从调控目标看,逆周期调节聚焦短期周期性波动问题,跨周期调节剑指中长期体制性、结构性难题。“逆周期”调控的目的是降低传统经济周期的波动性,逆经济周期而动,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积极托底,在经济发展过热时适度降温。跨周期调节旨在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系统性风险等长期性问题,更加关注传统经济周期之上的长周期、大环境变化。

从时间跨度看,逆周期调节存续于短期,跨周期调节在长期内持续发力。逆周期调节追求短期效果,有相对成熟完备的政策目标,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速等,调控结果便于观察和评估。跨周期调节追求中长期目标,如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人口结构均衡、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最终效果会在中长期显现,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特点。

从政策手段看,逆周期调节主要依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还需要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多项政策协同实施。从我国现有跨周期调节工具箱来看,既包含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人口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中长期调控工具,也包含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短期调控工具。未来随着跨周期调节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相应政策手段还将进一步丰富。

从实施方式看,逆周期调节讲究定向精准、灵活施策,跨周期调节要求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稳定执行。逆周期调节实施的重点在于政策实施时间节点精准、力度合适,实践中往往因难以做到而留下诸多“后遗症”。跨周期调节实施的重点在于顶层设计的科学、合理,更加强调系统化原则,既需要多项政策组合实施、多个管理部门协同发力,也需要短期调控和长期调控的协调,如短期调控应为长期调控预留充足的政策空间。

参考文献:

王立勇,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副院长。《如何理解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贺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跨周期调节”,如何理解?怎样实施?》

黄金组合本周操作:

操作时间2021.12.29

增加可转债10%,

降低港股基金10%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594.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12:11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22:13

相关推荐

  • 为何长期投资我们至关重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度不确定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的时代。在战争、人道主义危机和经济困难的背景下,人们很自然地想知道这些世界事件将对我们的长期投资业绩产生什么影响。 虽然这些挑战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切关注,但当您专注于长期投资时,它们不一定是对市场恐慌的理由。 想象一下这是 25 年前,即 1997 年: JK 罗琳刚刚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书。 通用汽车公司即…

    2023年12月18日
    2800
  • 经济压力下,双职工家庭中女人养家糊口的好处

    在当今世界,女性在工作场所和家庭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成功压力。然而,当人们想到双职工家庭时,人们通常会想到恋爱中的男人是家庭的主要养家糊口者。一个养家糊口的女人有各种不同的财务压力和随之而来的好处。 这是一个老派的想法,但谁可以在婚姻中取得经济成功(以及谁留在家里)的过时观念在我们的社会中仍然普遍存在。然而,这个想法并不总是现实。 事实是,截至 2016 年,在…

    2023年7月1日
    22200
  • 我从万圣节学到的投资知识

    上周是我儿子亚瑟的第一个万圣节。我和我的妻子把他打扮成《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的科洛克人,这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别担心,文章底部有一张图片)。考虑到他的年龄、他对服装的普遍厌恶以及恶劣的天气,我们没有接受他的“不给糖就捣蛋”。不过,他的表兄弟们确实玩过“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他们带回家的赏金非常可观。看着他们整理自己的收获,让我想起了我在投资和经济学方…

    2023年11月2日
    10100
  • 三座大山与资本市场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单身的时候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个时候的消费虽然也不少,但是有了娃才知道,那个支出简直是几何级数的上升。 北京有个蓝色港湾,号称遛娃圣地,据说刚开的时候也是名不见经传,没啥人气,我记得最早去的时候索拉纳那个楼里还是空空的,好像有卖珠宝的还是服装的。 近些年人气爆棚,从婴幼儿的用品,到培训、早教,要什么有什么,如果手里不…

    2021年7月29日
    65301
  • 投资理财中的六面镜子: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照妖镜、后视镜、哈哈镜

    做投资理财的时间越长,经历的事情越多,见过的人越多,就会有所感慨,世界真的是无奇不有,总能突破你的想象力。不过理财即生活,理财即修行,就好像我们的日子,就是用来过的。 今天赶上建党百年,看了电视里的节目,看的弗里曼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但是思想总归是没跑偏,还是值得肯定的。 最近有句话「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2021年7月1日
    34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