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吗?

作者:Ryan Boyle,2024 年 3 月 7 日

日本的长期经济衰退值得其他处于拐点的国家借鉴。

《回到未来》系列电影向广大观众介绍了时间旅行的复杂性。今天重温这个系列也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了解世界是如何不断变化的。想想《回到未来 III》中的这个场景,背景设定在 1985 年,但布朗博士刚刚从 1955 年穿越过来:

小博士:难怪这个电路失败了。上面写着“日本制造”。

马蒂·麦克弗莱:你什么意思,博士?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是日本制造的。

年轻的医生:难以置信。

今天的观众可能会发现 1985 年马蒂的热情就像电影中的 Doc 一样令人难以置信。就在这部电影于 1990 年上映时,日本开始了世界上最严重的经济挫折之一。一个迹象是,日本领先股指终于在上个月创下新高,距上一次上涨三十四年。

日本正在摆脱长达数十年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努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两种情况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首先,简要回顾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制造商和银行合作,不仅重建了这个饱受蹂躏的国家,而且实现了经济繁荣。美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和赞助者,在冷战期间与日本建立了新的联盟。日本工厂的产出从廉价但不可靠的产品发展成为世界上一些质量最高的产品。

美好时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这一周期随着 1989 年底资产泡沫的破裂而达到顶峰。20 世纪 80 年代末,日元走强使得日本出口产品变得更加昂贵,而其他亚洲国家则在钢铁、汽车和消费品等关键领域成为竞争对手。电子产品。日本曾经拥有世界十大银行中的八家,但信贷问题(主要与膨胀的房地产有关)造成的紧缩长期阻碍了日本经济。通货紧缩开始并持续,阻碍了消费。

在增长周期中形成的社会规范加剧了日本经济复苏的难度。日本企业维持终身雇佣的预期。这些公司的决策是由任期最长的人做出的,他们可能对新想法最不开放。创业精神有限,大型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就业机会。让成熟企业缓慢前行是一种代价高昂的策略。虽然破产和裁员从来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它们允许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到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日本经济已经低迷 30 多年。

日本实际GDP

人口统计尤其具有挑战性。长时间的工作和受损的经济前景给该国的出生率带来了压力。日本的移民数量有限,新移民支持经济的前景渺茫。灰心丧气的年轻工人往往根本无法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加剧了经济停滞。

在经历了缓慢的起步之后,日本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公共支出来遏制经济下滑。日本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从 1989 年的 49% 增长到 2019 年的 199%。政府始终有一个可靠的债务买家:日本央行 (BoJ) 通过印钞将赤字货币化购买新发行的日本政府债券。但刺激措施只是维持现状,一旦开始实行,就很难改掉这个习惯。日本央行的隔夜利率仍处于停滞状态-0.1%,央行行长担心正利率会损害前景。

日本似乎终于摆脱了困境。由于外部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帮助推动了经济发展,新冠疫情的干扰在上升趋势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工资增长的回归支持了消费者支出。温和的通胀应该会让日本央行今年摆脱负利率制度。

日本令人难以置信的繁荣和萧条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教训。中国是其中的佼佼者。历史可能不会重演,但往往会押韵。

两国在国家批准、债务融资的技术转型的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增长,导致出口激增。两国在人口年轻时都取得了进步,并在集体老龄化势头增强时开始陷入困境。两人都迅速跻身全球领导地位,引起了全世界的赞誉和蔑视。

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增长之后可能出现下滑,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正在下降;疫情说明了集中生产的风险,乌克兰战争说明了制裁的潜在后果。中国的低出生率——一项被废除的政策已成为一种文化常态——和有限的移民导致了人口下降。中国股市忧心忡忡,下跌,而其他市场指数则上涨。

中国和日本都大量举债来为其经济增长提供资金。在繁荣的经济体中信贷很容易获得,但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必须偿还。在这两种情况下,杠杆都助长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扩张,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崩溃。两国居民都优先考虑储蓄,这使得转向国内消费成为一项文化挑战。

人口

中国正在走向日本化吗?

在寻求避免“日本化”时,中国拥有一个明显的优势:能够从日本的斗争中学习。本·伯南克等人指出,日本政策制定者在阻止持续通货紧缩方面做得不够,或行动不够早。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其日益严峻的挑战的反应一直很克制。财政刺激力度很小,中国人民银行也只提供了适度的宽松政策。历史上的萧条都需要压倒性的政策反应;没有它们,只有时间(很多时间)才能治愈。

宏观经济学不是电影。日本政策制定者无法跳上德罗宁汽车并改变三十年前做出的决定。虽然日本的经济大戏似乎即将结束,但中国的经济大戏可能才刚刚开始。与《回到未来》系列不同,没有人渴望观看续集。

信息无意也不应被解释为与任何交易有关的要约、招揽或建议,也不应被视为法律建议、投资建议或税务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您都不应依赖此信息来代替从您自己的专业法律或税务顾问那里获取具体的法律或税务建议。信息可能会根据市场或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无意影响您的投资决策。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2425.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4年3月15日 23:59
下一篇 2024年3月17日 23:02

相关推荐

  • 2024 年美国机构投资者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作者:Lisa Schneider,2024 年 1 月 23 日 执行摘要: 机构投资者可能需要考虑对优质股票的配置以及对政府债券的充分配置。 在 IBM 做出重新开放其冻结的 DB 计划的开创性决定后,DB 计划发起人可能希望重新评估其养老金盈余的使用。 DC 计划发起人应考虑探索退休收入解决方案。 包括医院和医疗保健系统在内的非营利组织应该考虑评估他们…

    2024年1月31日
    11100
  • 持续的政策不确定性令市场不安

    持续的政策不确定性令市场不安 由 Defiant Capital Group 的 Jonathan Dane, 5/6/25 2025年4月市场评论 美国股市: 标普 500 在 4 月小幅收低,下跌 0.9%,但较早些时候因华盛顿方面出台激进的关税政策而出现超过 10%的大幅下跌有所改善。科技股成为领涨板块,紧随其后的是消费品、工业和公用事业。相反,能源板…

    2025年6月20日
    3700
  • 通货膨胀:经济陷入​​困境?

    过去 30 年来,投资者面临的所有担忧中,高通胀并不在其中。 2021 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如今,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围绕通胀:通胀会达到多高以及会持续多久?它是否如美联储所说的“暂时性”?或者说,在劳动力短缺、供应链瓶颈和严重能源紧缩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上升是新常态吗? 大流行的不确定性使得短期情况难以预测,但从长远来看,情况会更加受到关注。 由于高债务…

    2023年12月23日
    9300
  • 比王力宏还糊的,也就是他了

    上周有两个吸引眼球的事,一个是娱乐圈的王力宏,前夫人爆料,人设坍塌,网上骂声一片;另一件事是资本市场的「聪明钱」,证监会一纸令下,揭开了聪明钱的真面目,断了投机倒把的人的念想。巧合的是,这两个事都没有登上微博的热搜。有可能伤害太大,不上也罢了。 先来看看会里的说法和初衷。 修订背景 近年来,有部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开立证券账户及北向交易权限,通过沪深股通交易 …

    2021年12月20日
    27700
  • 我们能学会避免泡沫吗?

    我们能学会避免泡沫吗? 作者:Merryn Somerset Webb,2024 年 7 月 24 日 美国宇航局宇航员里德·怀斯曼在首次太空行走时顿悟。“我以前以为自己恐高,”他说,“现在我知道我只是害怕重力。”今年夏天可能是投资者思考这个问题的好时机:重力对股市泡沫的作用类似于宇航员在逃离地球大气层之前的作用。他们都回到了地球。从小众市场(想想 1990…

    2024年8月30日
    40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