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张坤,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基金的四季报出来一段时间了,没有来得及做分析,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最近基金的走势来看,有个熟悉的面孔又回归了,就是久违了的坤坤,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QDII)(110011)的基金经理张坤。这只基金在从11月开始到现在的3个月里上涨了40%,虽然不算最好,但在混合型基金里算是头部的了。

先看看张坤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弗里曼节选一段。

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的动荡起落时,内心难免受到 煎熬,也会迷茫不安,对此,我谈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一个投资人用什么样理论去看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投资行为模式。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关注的是企业内在价值和价格,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寻 找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机会,并不在意近期股价的走势;对于趋势投资者来说, 关注的是趋势的开始和终结,至于交易对象的内在价值则不在关心之列。面对同 样一个市场,投资者用不同的理论和时间尺度,有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都是合 理的。

第二,任何投资体系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体系都只能解释市场在某些时间维 度的运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能为力的。如果结合两种投资体系是否会更好 呢?事实上,这就像一个人左眼带着近视镜,右眼带着远视镜看世界一样,两只 眼睛看到的东西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是冲突的,感觉会更加诡异。因此,在选择 任何一种投资体系时,意味着接受它的优点同时,也只能同时接受它的缺点。

第三,选择任何一种投资体系,不在于了解它的熟悉程度,而在于对这种理 念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只有通过不断经历逆风期,才能逐步摸索到哪些缺陷是自己心甘情愿承受的。我认为,一个投资者成熟的标 志之一就是清晰的了解自己投资方法的局限性,放弃完美,保持淡定的心境,能 够从容的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不因市场的短期波动喜或悲。从概率上说,某一 次机会的错过,或者某一笔投资的亏损,这都是投资体系固有的一部分,不必对此过于烦恼,坦然接受自己所选择的体系的缺陷。 

投资者在市场中注定是孤独的,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克制而理性的心理状态, 不需要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坚持投资原则,等到机会时全力出击,然 后就是耐心的等待。我们内心真正相信的投资体系有助于我们平静的度过市场的 动荡期,从而不至于被情绪接管投资操作。

说说弗里曼的看法,

张坤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从投资理念、投资行为、业绩表现来看,是一致的。虽然从投资体系和投资理念上来说,弗里曼对于他的想法并不完全同意,甚至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并不完全认同,但是在言行一致这个角度来说,张坤确实是个好经理。基金经理是做产品的,有的时候某些基金经理市场上什么热门就买什么,看看那些冠军基经理,往往都是一波流。这种随波逐流的情况,大多数会出现在混合基里面,冠上一个「灵活配置」的名字,什么火了买什么,往往都是高位站岗。

以前有一个小基金公司的产品,基金经理一直钻研光伏相关的产业,基本上就是一只光伏基金,这几年的业绩也不错。可最近一年多以来,业绩直线下降,因为他的组合里不断地出现了茅台、恒瑞、宁德等等,好好的一只基金被折腾的七零八落。这还是一个能力圈的问题,一个人研究好一个领域都不容易,想要所有都研究好,切换自如,那简直是太难了。

还是那个老声长谈的问题,产品的归产品,配置的归配置。基金经理越俎代庖想做全市场的配置,那么后果往往不好。

张坤的思路其实并不复杂,标的也不是很多,白酒股(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互联网平台(腾讯、美团、阿里)、银行(招行),这些基本上是组合里的常客。110011这只基金成立15年,翻了8倍,相比于那些成立以来10倍、20倍的基金其实并不算很高。但是张坤的基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性,就是在研究有限的行业以及标的前提下,长期持有,不瞎折腾,也能获取相对不错的收益。

另外一点,弗里曼认为张坤这样的经理比较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言行一致」,配置的价值比较高。一下子就知道他是研究什么行业的,不会变脸,不会漂移。作为组合或者FOF里面配置的对象,这样稳定的基金再好不过了。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考虑费率的问题,那么ETF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其实在弗里曼看来,这种稳定性很强的基金经理,应该去做一只主动管理的ETF,或者说是LOF,把费率降下来,这样也许会更好一些。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16745.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月30日 13:48
下一篇 2023年2月6日 11:47

相关推荐

  • 美联储维持利率稳定并保持耐心

    美联储维持利率稳定并保持耐心 美联储在 6 月份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会议上一如预期地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 5.25% 至 5.50% 之间。在上次会议上,美联储将今年年底前降息 25 个基点(或 0.25%)的中值预期从三次下调至一次,但结果非常接近,约有一半委员预期降息两次。 季度经济预测摘要显示,美联储预计通胀在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

    2024年7月11日
    6300
  • 尽管息差较小,但高收益机会仍然存在

    尽管利差较小,但高收益机会仍然存在 由于高收益信贷利差徘徊在历史低点附近,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倾向于观望,直到利差扩大后再进行投资。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错误。事实上,尽管利差较小,但我们认为目前投资高收益市场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原因如下。 1. 利好消息令价差收窄 如今利差如此之窄的最大原因是经济消息利好。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似乎更加渺茫。强劲的…

    2024年10月15日
    10700
  • 历史上的牛熊转换和破解之道

    周三的市场开始反弹了,科技股领跑,但这是全面反弹的开始吗?弗里曼目前还看不到很多的迹象。实事求是来说,我们在经历一轮技术上的熊市,牛熊交替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我们如何以正确的姿势来做「时间的朋友」呢? 读史可以明智,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历史上的牛市熊市,以及前人是怎么来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的吧。 弗里曼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写过一篇,「投资即修行」, 「投资即修行」-「…

    2022年2月24日
    40200
  • 市场逆转引发疑问:我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市场逆转引发疑问:我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由 Larry Adam of Raymond James,2025 年 5 月 20 日 核心要点 股市反弹开始显现滞胀迹象,投资者情绪出现 U 型反转 切勿忽视估值:标普 500 的市盈率看起来过高 展望未来,行业分化可能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个月的差别真大。特朗普总统的关税策略让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过山车。他激进…

    2025年6月7日
    3600
  • 我们的暴跌保护队出手了吗?

    从牛年盼到了虎年,市场依然我行我素的下跌,似乎虎虎生风的不是投资者,而是镰刀。 在这样的氛围里,有两条消息值得深思。 一前一后,似乎是消息转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发生,好像又发生了好多。 说起监管的预期管理艺术,似乎这两年进步了不少。学了FED的春秋刀法,要么先爆料再辟谣,要么别人爆料我报案。 彭博这个消息,在2018年其实也出现过一次,那还是在2018年的8月2…

    2022年2月10日
    4400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