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严格的疫情控制政策扰乱了中国的制造业,许多跨国公司已将其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对于新兴市场投资者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瀚亚投资公司全球新兴市场团队负责人安德鲁·科米表示,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如此之大,即使制造业活动稍微从中国转移,也会使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受益匪浅。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MVA)达到4.87万亿美元,衡量所有居民制造业活动的总净产出。这明显高于其他新兴国家产生的制造业增加值,例如印度(4,470 亿美元)和所有拉丁美洲国家的总和(5,570 亿美元)。
科米在接受《机构投资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将其制造业增加值的十分之一转移到印度,印度制造业的规模就会扩大一倍。”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个数字相对较小,但对于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和印度经济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据瀚亚统计,印度的商品出口预计将从2021年的3950亿美元增至2031年的1.2万亿美元。此外,同期其在世界商品出口中的份额预计将从12.7%攀升至16.2%。
另一个例子是受益于电动汽车制造从中国转移的一组国家。例如,全球铜生产商 KGHM 加大了在东欧和拉丁美洲国家(包括智利)的采矿活动,这些国家拥有必要的原材料和制造能力,可以满足美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
即使对于仍然押注中国企业的新兴市场投资者来说——中国企业在大多数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中所占比例超过30%——供应链的转变也不全是坏消息。科米认为,中国制造业活动的下降标志着经济正在成熟,就像日本在二战后经历的那样。战后时期,日本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功发展了电子工业。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完全相同的事情,”科米说。他补充说,过去二十年来,中国扩大了经济规模,转向国内消费驱动型模式,促进了更可持续的增长,减少了对出口和制造业的依赖。
但科米表示,投资者不应指望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中国花了三十年才达到主导供应链的地步,”他说。“现在人们已经感到不舒服,并正在尝试多元化,但这不会在 12 或 18 个月内发生。这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