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R语言教程(李东风)第36章:R方差分析

36.1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成基础统计中两样本t检验的一个推广, 要比较试验观测值的某个因变量(称为“指标”)按照一个分组变量(称为“因素”)分组后, 各组的因变量均值有无显著差异。

设因素A将所有观测分为m个组, 每组对因变量进行r次观测, 且各次观测相互独立, 模型为

yij=eijμi+eij,i=1,2,…,m, j=1,2,…,r. iid N(0,σ2).

希望研究如下问题:

H0: μ1=μ2=⋯=μm.

如果拒绝H0, 希望找出哪些组的均值两两之间是有显著差异的。

这样的问题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 “单因素”是指按照一种分组方式分组。 主要模型中假定各个观测独立, 误差eij服从正态分布, 且误差的方差相等。

方差分析在最初是采用平方和分解的方式进行检验, 但是随着模型变得更复杂, 现在处理方差分析问题一般都采用线性模型的一般理论进行处理。

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可以推广到不同组的重复观测次数不同的情形。

36.1.1 单因素方差分析示例

例子:考虑如下的方差分析问题。 某工厂要比较三种不同组装工艺(A, B, C)的工作效率, 将15名工人随机分为3个组, 每个组采用一种工艺, 一周后各组的成品数如下:

ABC
585848
646957
557159
666447
676849

我们需要长表格式,进行转换:

d.manu <- d.manu.w |>
  pivot_longer(A:C,
    names_to = "grp",
    values_to = "y") |>
  mutate(grp = factor(grp, levels=c("A", "B", "C"))) |>
  arrange(grp)
knitr::kable(d.manu)
grpy
A58
A64
A55
A66
A67
B58
B69
B71
B64
B68
C48
C57
C59
C47
C49

aov()进行方差分析:

aov.manu <- aov(y ~ grp, data=d.manu)
summary(aov.manu)
##             Df Sum Sq Mean Sq F value  Pr(>F)   
## grp          2    520  260.00   9.176 0.00382 **
## Residuals   12    340   28.33                   
##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主效应grp(分组)的F检验的p值为0.004, 若检验水平为0.05则分组效应显著, 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可以用并列盒形图比较各组的取值, 并检查分布对称性和方差齐性:

ggplot(data = d.manu, mapping = aes(
  x = grp, y = y)) +
  geom_boxplot()
北京大学R语言教程(李东风)第36章:R方差分析

从图形看,C组的工作效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 A、B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为了检查各组方差是否相等,可以进行Bartlett检验:

bartlett.test(y ~ grp, data = d.manu)
## 
##  Bartlett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 
## data:  y by grp
## Bartlett's K-squared = 0.024476, df = 2, p-value = 0.9878

结果表明可以认为各组的方差相等。

除了各组并列盒形图, 也可以做点图并将各组的均值、均值置信区间作图,如:

d2.manu <- d.manu |>
  group_by(grp) |>
  summarise(ym = mean(y), 
    ystd = sd(y),
    yrad = 1.96 * ystd / sqrt(n()))
ggplot(data=d2.manu) +
  geom_errorbar(data = d2.manu, 
    mapping = aes(
      x = grp, ymin = ym - yrad, ymax = ym + yrad  )) +
  geom_point(mapping = aes(
    x = grp, y = ym ), size=3, color="turquoise4") +
  geom_jitter(data=d.manu, mapping=aes(
    x = grp, y = y ), width=0.1) 
北京大学R语言教程(李东风)第36章:R方差分析

可以看出C的误差条(均值置信区间)低于A和B的误差条, 而A和B的误差条有交集。

36.1.2 功效与样本量计算

对均衡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可以用pwr包的pwr.anova.test()函数计算功效和样本量。 设k个组的因变量(指标)值共同的标准差为σwithin, 而各个组的均值的样本标准差为σbetween(但是使用k作为分母而不是k−1作为分母), 定义要检验的效应大小为

f=σbetweenσwithin.

典型的效应大小值为:

  • 小:0.1;
  • 中: 0.25;
  • 大: 0.4。

考虑前面比较三种工艺的例子, 取检验水平0.05, 每组样本量n=5, 要检验中等的效应大小, 功效为:

library(pwr)
## Warning: package 'pwr' was built under R version 4.2.2
cohen.ES(test = "anov", size = "medium")
## 
##      Conventional effect size from Cohen (1982) 
## 
##            test = anov
##            size = medium
##     effect.size = 0.25
pwr.anova.test(
  k = 3,    # 分组数
  f = 0.25, # 效应大小
  sig.level = 0.05,
  n = 5 )
## 
##      Balance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ower calculation 
## 
##               k = 3
##               n = 5
##               f = 0.25
##       sig.level = 0.05
##           power = 0.1095297
## 
## NOTE: n is number in each group

功效只有11%。 计算达到80%功效所需样本量:

library(pwr)
cohen.ES(test = "anov", size = "medium")
## 
##      Conventional effect size from Cohen (1982) 
## 
##            test = anov
##            size = medium
##     effect.size = 0.25
pwr.anova.test(
  k = 3,    # 分组数
  f = 0.25, # 效应大小
  sig.level = 0.05,
  power = 0.80 )
## 
##      Balance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ower calculation 
## 
##               k = 3
##               n = 52.3966
##               f = 0.25
##       sig.level = 0.05
##           power = 0.8
## 
## NOTE: n is number in each group

需要每组53个试验值。

我们计算一下比较工艺例子中实际数据反映出来的效应大小。

sigs <- d.manu |>
  group_by(grp) |>
  summarise(
    ng = n(),
    gmean = mean(y),
    gstd = sd(y),
    .groups = "drop") |>
  summarise(
    sig_within = sqrt(sum(gstd^2) / 3),
    sig_between = sd(gmean) * sqrt(2/3)  ) 
fv <- sigs |>
  mutate(f = sig_between / sig_within) |>
  pull()
fv
## [1] 1.106133

按这个效应计算检验的功效:

pwr.anova.test(
  k = 3,    # 分组数
  f = fv,   # 效应大小
  sig.level = 0.05,
  n = 5 )
## 
##      Balance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ower calculation 
## 
##               k = 3
##               n = 5
##               f = 1.106133
##       sig.level = 0.05
##           power = 0.9292112
## 
## NOTE: n is number in each group

功效有93%。 计算80%功效需要的样本量:

pwr.anova.test(
  k = 3,    # 分组数
  f = fv,   # 效应大小
  sig.level = 0.05,
  power = 0.80 )
## 
##      Balance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ower calculation 
## 
##               k = 3
##               n = 3.82216
##               f = 1.106133
##       sig.level = 0.05
##           power = 0.8
## 
## NOTE: n is number in each group

每组4各试验即可。

基本R的power.anova.test()也能计算功效, 需要输入组内方差、组间方差, 而且计算组间方差时用的是各组均值方差使用k−1(组数)作为分母的公式。 如:

power.anova.test(
  groups = 3,
  within.var = sigs$sig_within^2,
  between.var = sigs$sig_between^2 * 3 / 2,
  sig.level = 0.05,
  n = 5 )
## 
##      Balance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ower calculation 
## 
##          groups = 3
##               n = 5
##     between.var = 52
##      within.var = 28.33333
##       sig.level = 0.05
##           power = 0.9292112
## 
## NOTE: n is number in each group

pwr.anova.test()输出的结果相同。

36.1.3 多重比较

为了找到各组两两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可以进行两两的独立两样本t检验, 但这样不能利用共同的模型参数, 进行多次重复检验也会使得总第一类错误概率变得比较高, 发生过度拟合。

进行多个假设检验(如均值比较)的操作称为“多重比较”(multiple comparison, 或multiple testing), 多次检验会使得总第一类错误概率增大。 以两两比较为例, 当比较次数很多时, 即使所有的组之间都没有真实的差异, 很多个两两比较也会找到差异最大的一对, 使得发现的的显著差异有很大可能性不是真实存在的。

为此,可以进行一些调整, 使得报告的检验p值能够控制总第一类错误概率。 multcomp包的glht()函数可以对方差分析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并控制总错误率, 一种方法是利用Tukey的HSD(Hone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方法, 程序如下:

library(multcomp, quietly=TRUE)
aov.manu <- aov(y ~ grp, data=d.manu)
glht(aov.manu, linfct = mcp(grp = "Tukey")) |>
  summary()
## 
##   Simultaneous Tests for General Linear Hypotheses
## 
##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Means: Tukey Contrasts
## 
## 
## Fit: aov(formula = y ~ grp, data = d.manu)
## 
## Linear Hypotheses:
##            Estimate Std. Error t value Pr(>|t|)   
## B - A == 0    4.000      3.367   1.188   0.4820   
## C - A == 0  -10.000      3.367  -2.970   0.0292 * 
## C - B == 0  -14.000      3.367  -4.159   0.0034 **
##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 (Adjusted p values reported -- single-step method)

Tukey HSD检验的结果是, 在0.05水平下, A和B没有显著差异, C与A、B均有显著差异。

36.1.4 方差不相等情形

方差分析模型要求误差项独立同正态分布N(0, σ2), 这意味着各组的因变量方差相等。 实际中不同组的因变量可能有不同的方差。 R提供了oneway.test()函数作为独立两样本t检验的Welch方法的推广, 可以不要求方差相等。 如

oneway.test(y ~ grp, data=d.manu)
## 
##  One-way analysis of means (not assuming equal variances)
## 
## data:  y and grp
## F = 8.1976, num df = 2.0000, denom df = 7.9914, p-value = 0.01159

p值为0.011,在0.05水平下显著, 说明三种生产工艺的时间有显著差异。

为了进行多重比较, 可以进行两两t检验并不使用合并的标准差估计, 使用Holm方法进行p值调整以控制总错误率:

with(d.manu,
  pairwise.t.test(y, grp, pool.sd=FALSE, 
    p.adjust.method="holm"))
## 
##  Pairwise comparisons using t tests with non-pooled SD 
## 
## data:  y and grp 
## 
##   A     B    
## B 0.258 -    
## C 0.039 0.010
## 
## P value adjustment method: holm

在0.05水平下, A和B没有显著差异,C与A和B都有显著差异。

36.1.5 非参数方差分析

如果各组的因变量(指标)分布严重偏离正态, 则单因素方差分析所依据的F检验会有很大的误差。 这时, 可以使用非参数方法, Kruskal-Wallis检验是独立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的推广。 如:

kruskal.test(y ~ grp, data=d.manu)
## 
##  Kruskal-Wallis rank sum test
## 
## data:  y by grp
## Kruskal-Wallis chi-squared = 7.7677, df = 2, p-value = 0.02057

检验p值为0.02,在0.05水平下拒绝零假设, 认为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36.2 协方差分析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中, 有可能存在一个连续型的解释变量, 对因变量(指标)有影响, 希望在排除此连续型解释变量影响后对各组进行比较。 这相当于如下的模型:

yij=μi+βxij+eij,

其中xij为已知值的解释变量。

例子 考虑multcomp包的litter数据。 为研究某种药物对出生小数体重的影响, 将若干怀孕小鼠随机分配到4个不同的处理组, 变量dose表示这4个组, 其取值是母鼠服药的剂量。 研究的因变量(指标)是母鼠所生产的幼鼠的平均体重(weight), 要排除协变量gesttime(怀孕时间)的影响。 这个数据的各组试验数不相同,频数统计为:

data(litter, package="multcomp")
litter |>
  count(dose) |>
  knitr::kable()
dosen
020
519
5018
50017

进行协方差分析:

aov.lit1 <- aov(weight ~ gesttime + dose, 
  data = litter)
summary(aov.lit1)
##             Df Sum Sq Mean Sq F value  Pr(>F)   
## gesttime     1  134.3  134.30   8.049 0.00597 **
## dose         3  137.1   45.71   2.739 0.04988 * 
## Residuals   69 1151.3   16.69                   
##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从结果中dose的检验结果看, 排除协变量gesttime影响后, 在0.05水平下, 四个处理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将服药的三个组的均值与不服药(dose=0)的组比较的检验如下:

contr <- rbind("服药与不服药比较" = c(3, -1, -1, -1))
glht(aov.lit1, linfct = mcp(dose = contr)) |>
  summary()
## 
##   Simultaneous Tests for General Linear Hypotheses
## 
##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Means: User-defined Contrasts
## 
## 
## Fit: aov(formula = weight ~ gesttime + dose, data = litter)
## 
## Linear Hypotheses:
##                       Estimate Std. Error t value Pr(>|t|)  
## 服药与不服药比较 == 0    8.284      3.209   2.581    0.012 *
##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 (Adjusted p values reported -- single-step method)

检验的零假设为H0:α1=(α2+α3+α4)/3, 其中αj表示第j个组的均值,α1对应于dose=0的组, 即不服药的组。 检验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下, 服药的和不服药的指标均值有显著差异。

36.3 两因素方差分析

两因素方差分析, 最简单的情形是有两个分组变量(称为因素)A和B, A有s个分类, B有t个分类, 对A和B的每一种搭配(i,j), 重复试验r次得到观测值yijk, 设各次观测值相互独立。 模型为

yijk=μij+eijk, i=1,…,s, j=1,…,t, k=1,…,r,

误差项eijk独立同正态分布N(0,σ2)。

一般将上述模型用另外的参数表示成:

yijk=μ+αi+βj+γij+eijk,

其中αi表示因素A的“主效应”, βj表示因素B的主效应, γij表示因素A和因素B的交互作用效应。 这样模型中的参数是冗余的, 一般会加限制, 比如设α1=0, β1=0, γi1=γ1j=0。

二元方差分析的问题是分别检验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是否显著(不等于零), 交互作用效应是否存在(不等于零)。

36.3.1 两因素方差分析计算示例

以R的datasets包的ToothGrowth数据为例。 考虑维生素C对豚鼠的成牙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因变量(指标)len是某牙齿长度测量值, 考虑两种不同的维生素C类型(变量supp,取值为OJ或VC), 以及三种剂量(变量dose, 取值为0.5, 1.0, 2.0)。 需要将这两个因素都转换成R的因子:

data(ToothGrowth, package="datasets")
d.tooth <- ToothGrowth |>
  mutate(supp = factor(supp, levels=c("OJ", "VC")),
         dose = factor(dose, levels=c(0.5, 1.0, 2.0)))
d.tooth |>
  count(supp, dose)
##   supp dose  n
## 1   OJ  0.5 10
## 2   OJ    1 10
## 3   OJ    2 10
## 4   VC  0.5 10
## 5   VC    1 10
## 6   VC    2 10

可见这个试验是均衡有重复完全试验设计。

进行二元方差分析:

aov.to1 <- aov(len ~ dose + supp + dose:supp, 
  data = d.tooth)
summary(aov.to1)
##             Df Sum Sq Mean Sq F value   Pr(>F)    
## dose         2 2426.4  1213.2  92.000  < 2e-16 ***
## supp         1  205.4   205.4  15.572 0.000231 ***
## dose:supp    2  108.3    54.2   4.107 0.021860 *  
## Residuals   54  712.1    13.2                     
##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在0.05水平下, 两个主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都显著。

36.3.2 交互作用图

R函数interaction.plot()可以绘制表示交互作用的图形。 此图形以因变量为y坐标, 以第一个因素的水平为横坐标作折线图, 但根据第二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分组作图。 如果不同组的折线图基本平行则没有交互作用效应, 否则提示有交互作用效应。 程序如:

with(d.tooth,
  interaction.plot(dose, supp, len) )
北京大学R语言教程(李东风)第36章:R方差分析

图形结果提示有交互作用效应。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9761.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11月25日 22:35
下一篇 2023年11月26日 22:58

相关推荐

  • 彭博:收益率为 5% 的国库券深受美国散户投资者欢迎

    对现金看似永无止境的需求正在席卷市场。 每个人——从家庭成员到企业财务主管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都在蜂拥而至,被一个独特的机会所吸引:锁定 5% 的收益率,并保护自己免受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 由于现金和类似现金工具的利率处于二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并且提供的收入高于基准美国债务或股票,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已膨胀至创纪录水平。但对流动性高收益工具的兴趣在国债市…

    2023年9月15日
    12500
  • 通胀被抑制住了吗?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朋友们: 2008 年和随后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 (GFC) 是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上的分水岭。这是由于资本配置不善、风险管理不足和不受控制的贪婪而引发的救助。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经济和心理上的巨大转变。在财务上,它代表着债务从公司和私人资产负债表大量转移到美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从心理上来说,它向投资者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你被认为具有系统重要…

    2024年1月9日
    1700
  • 癌症检测的未来

    据美国癌​​症协会称,预计 2023 年美国将诊断出超过 190 万例新癌症病例。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但也有好消息:新的测试使医生更容易发现癌症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恶性疾病早期检测和预防主任伊丽莎白·“贝齐”·奥唐纳医学博士最近与我谈论了其中的一些进展。O’Donnell 博士从事肿瘤科医生工作已有十多年,几年前,在马萨诸塞州…

    2023年9月15日
    9200
  • 嘉信:告别……大节制?

    回到“大稳健时代”看起来不太可能,这可能会导致通胀、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动荡——而且有些陌生。 有时目光短浅,只关注短期,这是人类的天性……或者也许是投资者的天性;特别是最近,鉴于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人们对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所有事情都高度敏感。每天,试图获得优势的投资者都会仔细研究美联储在接下来的一两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会议上将采取什么行…

    2023年9月22日
    11400
  • 优化未来十年及以后的数据管理

    机构投资者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增加对私人资产和另类资产的配置、并试图领先于不断提高的 ESG 要求等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数据管理问题,仅举几例。此外,数据自动化标准和功能继续快速发展。我们与Northern Trust 美洲资产所有者主管 Melanie Pickett 进行了交谈,了解为什么投资者必须拥有有效、灵活和全面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这些…

    2023年8月28日
    137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