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 或 Bust?强劲 GDP 增长与疲软就业增长的调和

由 Gary Stringer、Kim Escue、Chad Keller 撰写的,2025 年 8 月 15 日

2025 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以令人惊讶的年化增长率 3.0%增长,远超 2000 年后的平均水平 2.3%,并轻松超出预期。乍一看,这可能表明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就业增长却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就业增长停滞不前,远低于自 2000 年 1 月以来的平均水平 284,000 个职位每月。我们如何调和名义 GDP 和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分歧?

exhibit 1

首先,了解构成 GDP 和就业数据的因素很重要。虽然从长期来看它们是相关的,但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它们的测量方式和推动因素的不同,它们可能会出现分歧。例如,第二季度 GDP 的增长并不是由国内经济实力推动的,而是由于进口大幅下降。进口下降了 30.3%,主要是由于关税政策的变化,净出口为 GDP 贡献了近 5%。

第二季度进口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进口的激增,当时企业为了应对预期的关税而增加了库存。

当我们退一步,从时间上平均趋势时,一个更清晰的画面出现了。一季度到二季度的 GDP 波动是贸易和库存变化如何扭曲短期数字的一个教科书例子。实际最终销售、消费者需求和企业投资都表明,经济正在适度且持续地增长。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经济的真实增长情况,我们更倾向于查看排除了净出口和库存变化的私人国内购买者的实际最终销售。例如,与 GDP 在一季度收缩 0.5%相比,最终销售以年化 1.5%的速度增长。此外,我们从二季度最终销售以年化 1.2%的速度增长中,更准确地看到了经济增速放缓但持续的态势。

exhibit 2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可能同样令人困惑,但部分原因是数据的缺陷和滞后。每月的就业数据是从每个月的一个星期进行的调查中得出的,然后进行季节性调整。这些调查的响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重大修正可以显著改变今天的图景。

如下面的图表所示,仅季节性调整就可能对数据产生重大影响。然而,这些调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挥作用,经过短期差异后,调整后的数据和未调整的数据最终会趋于一致。

exhibit 3

在较短的时期内,如夏季学校放假或零售业就业周期等因素的季节性模式,会进一步扭曲这些数据读数,如下表中季节调整和未调整的月度就业创造数据的月度比较所示。

exhibit 4

就业报告基于一系列杂乱的数据,而 GDP 数字可能会受到临时因素的重大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掩盖经济的实际健康状况。因此,我们不应过分依赖任何单一数据点,而应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时间上的平均变化以及查看基础数据(如实际最终销售)来加以考虑。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更清晰地了解经济状况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进一步来看,长期经济增长由两个力量驱动:劳动力增长和生产率增长。目前,劳动力扩张正在放缓。人口趋势,如婴儿潮一代退休、生育率下降和移民减少,正在限制新劳动力的供应。这些结构性转变是长期的,很可能持续数年。

然而,生产率方面可能存在一种抵消因素。广泛采用人工智能(AI)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生产率增长热潮,就像上世纪 90 年代的信息革命一样。当时,劳动力增长放缓被更快的生产率增长所抵消,使得 GDP 增长保持强劲。如果 AI 能够带来类似的生产率增长,即使劳动力规模缩小,也能帮助维持甚至加快每名工人的经济产出。

投资影响

在这种短期内数据参差不齐但长期趋势充满希望的环境中,投资者直接面临影响。企业收入和利润最终会跟随 GDP 增长,即使增长速度较慢,上升的产出也能推动家庭收入和消费,这是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鉴于今日的混合信号,我们继续偏好具有稳定收益和低财务杠杆的高质量美国公司。我们在金融服务业、信息技术和消费品领域的超配仓位保持不变。在固定收益方面,我们更倾向于资产支持证券和抵押支持证券,以及收益率曲线中间部位的公司债券 ETF。为了进一步分散投资,我们增加了另类投资组合中的合并套利 ETF,该 ETF 具有潜在的资本增值机会,并且与传统资产的相关性较低。

现金指标

在跳过非常低的水平并在四月因关税相关不确定性而大幅波动后,现金指标(CI)再次降至历史低位。正如我们之前警告的那样,当金融市场表现出如此多的 complacency 时,很容易因负面意外而受到扰乱。尽管如此,在持续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这可能推动企业盈利和家庭收入上升,我们仍认为股市下跌是买入机会。

exhibit 5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91395.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不要在黎明前交出全部筹码

    股市跌跌撞撞,还是没有走出箱体震荡的格局,这个周末利好又开始刷屏了。同时还有基金经理的小作文重出江湖,对投资者喊话。今天看到了孔学兵的基金经理的文章,似乎说的比较的实在,借用他的主题跟大家聊一聊弗里曼近期对于市场的看法。 市场的短期波动受到诸多临时因素的影响,难以预测,从交易层面看,投资者往往容易放大短期悲观因素,忽略或轻视长期积极因素,中国市场表现似乎更加…

    2023年8月30日
    16000
  • 你也存钱了吗?

    最近很多事情,都是矛与盾同时亮相,不断挑战人的智商还有情商。现在看个新闻都得有科研的精神,有的时候想想也真是够累人的。 就拿消费这个事来说,消费股的回暖在近期给大盘带来了一些活力,各个地方开始发消费券,甚至有的专家呼吁跟美国学习直接发现金,连发三年,在房子车子这些大额消费品上促销手段更是花样百出,变着法儿的想让你把钱花出来。 另一方面,2022年储蓄数据出来…

    2023年1月5日
    38600
  • 2025 投资展望:构建转型

     转型正在进行中 历史趋势正在实时被永久打破, mega 力量,如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在改变经济。长期资产对短期新闻的过度反应显示了这一环境的非同寻常。我们保持风险偏好,寻找转型受益者——随着 AI 主题的扩展,我们进一步超配美国股市。我们更确信通胀和利率将保持在大流行前的水平之上。 2024 年强化了我们的观点,我们并不处于商业周期中:AI 已成为主…

    2025年1月12日
    5700
  • 预期管理的管理预期

    这几天股市在央妈的呵护之下,接连反弹,央妈的爱果然很受用。在大盘重新站上3000点以后,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吗?看看最近释放的几个消息: 1、重新开放委员会,辟谣了 2、专家说新冠后遗症很轻 3、供销社、社区食堂火了 4、中信拟收购腾讯南非大股东的股份,辟谣了;但腾讯和联通的合资公司让联通涨停了 5、易纲说,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

    2022年11月3日
    27800
  • 市场在等待什么?

    在经过两周的上涨之后,上周大盘开始了阴跌,有人惊呼,难道牛市2周就结束了?在弗里曼看来,其一,这两周本来也算不上牛市,甚至是技术性牛市的20%的上涨幅度都没有达到。其二,如果我们以周期来看的话,那么这两三周只是时间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断章取义,现在来讨论牛不牛的还为时尚早。 那市场在等待什么呢? 还记得一个公司IPO的时候有个静默期吗?如果把世界的疫后复苏作为…

    2023年11月15日
    8300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