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不止关税,深度解读和预测四个关键领域的影响

韭经考验,韭韭为功,关注我,一起积累知识和财富!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图片

综合彭博社和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星期一(11月25日)在他创立的社媒平台Truth Social贴文,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特朗普在另一条帖子说:“1月20日,作为我的首批行政命令之一,我将签署所有必要文件,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所有进入美国的产品征收25%关税。

不仅仅是关税,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四大重点议题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中,投资者应关注的四个关键领域:

第一、关税和贸易政策。预计新政府下关税税率将大幅上升,特别是针对中国进口商品,但也可能包括对其他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包括欧洲国家和墨西哥。

第二、美国移民政策。在特朗普政府下,预计流入美国的移民人数可能会相对有限,这对人口结构以及美国劳动力市场状态有重要影响。他说。在美联储努力抑制通胀的过去几年中,国家就业市场的强弱一直是重要的观察指标。

第三、美国财政政策。大多数投资者预期财政政策在未来几年将保持扩张模式。预计增加的政府支出将继续对赤字和国债产生压力,往后也是如此。目前看来 2017 年税改法案中在第一任特朗普政府下通过的部分家庭税收减免措施很可能将被延长至 2025 年之后。候任的特朗普第二任政府也提出了削减企业部门税收的想法。这些税收减免可能每年将美国的盈利增长提升约五个百分点。

第四、放松管制。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努力对未来如金融和能源等行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总体而言,潜在统一政府的经济影响可能最终取决于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领导人从 2025 年开始及以后对这四项倡议的重视程度。最终,这四个关注领域可能对中期内美国经济增长产生支持作用,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预计这些领域的政策将给未来通货膨胀风险带来一定的额外压力。


特朗普的政策会推高通胀吗?

虽然特朗普的预期政策总体上对增长有积极影响,但也可能带来潜在的通货膨胀后果。他提议的减税和去监管努力可能会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刺激更多的商业投资和支出。对于制造业、能源、建筑和金融等产业,减少监管可能会鼓励扩张并推动增长。然而,这些政策也引入了通货膨胀压力。减税增加了可支配收入,这可以刺激需求并推高价格,特别是如果供应无法跟上的话。去监管也可能促进更快的增长,但生产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价格。

在贸易方面,尽管特朗普的关税和其他保护主义措施旨在支持国内生产,但我们仍然怀疑这些政策能否抵消减税带来的收入损失。此外,努力减少政府支出可能只会略微削减赤字,但不太可能足够解决由先前政府启动的巨额顺周期赤字问题。历史表明,在经济增长期间,这些类型的赤字往往会加剧通货膨胀并导致利率上升。

如果通货膨胀降温幅度低于预期,美联储可能被迫采取更先发制人的鹰派立场,这可能会使利率保持在高位。这反过来会加剧赤字,因为更高的利率会导致已经庞大的国家债务上的利息支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借贷成本会消耗联邦预算中更大的比例,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高利息支出进一步推动赤字增加,最终导致更高的通胀预期。这可能会给经济和市场,特别是对利率变化最敏感的行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特朗普政策短期和长期影响预测

短期展望(至 2025 年春季):在接下来的六个月,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通胀温和,这一时期将持续到 2025 年春季。这一时期预计将受益于国库一般账户的支出减少,有效地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随着流动性流动,我们可能会看到“特朗普交易”现象,如美元走强、美国科技股上涨,以及对新兴市场和商品的一些压力,这主要是由于美元的上涨。今年表现良好的交易,短期内很可能会继续表现良好。

美国科技股短期内可能继续经历上涨,因为投资者情绪仍然强劲。然而,美元的上涨可能会对商品和新兴市场施加压力,这些市场往往与美元的强势呈反向表现。投资者应留意这一动态,因为它可能提供战术性机会,但也可能引入波动性,尤其是在能源和原材料行业。

长期展望(2025 年及以后):从长远来看,我们预见到结构性转变,倾向于在通货膨胀和高波动性环境中表现良好的资产将获得优势。随着通货膨胀可能成为持续的力量,预计价值股、国际股票、外币、商品和黄金将经历多年,甚至长达数十年的牛市。这些资产类别在通胀加剧和经济不稳定时期历史上表现良好。

然而,对于成长型股票而言,长期前景可能不太有利。作为长期资产,成长型股票对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高度敏感,这可能降低投资者对寻求稳定性的股票的兴趣。随着标普 500 指数现在主要集中在科技和成长型领域,投资者可能需要在分配时更加精确,而不是简单地将资本投入更广泛的指数中。瞄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具有韧性的行业和地区:如价值导向的美国股票、国际市场和与商品相关的资产,它们可以提供更战略性的暴露和对冲通货膨胀的风险。

历史上选举后的美股表现

短期表现如何?

无论哪位候选人胜出,历史上在总统选举后的几个月里,投资者通常都能获得收益。

自 1984 年以来,在选举日和就职日之间,股市有 80%的时间产生了正收益。过往十次选举后股市价格下跌的唯二两次情况发生在经济极度压力时期:2000 年,科技泡沫破裂时;以及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去掉那两次衰退期,我们发现从选举到就职期间,股市有 100%的时间上涨,平均回报率为 5.9%(见图表)。

图片

来源:彭博社,由地平线投资公司计算,数据截至 2021 年 1 月 20 日。指数未管理,不包含费用或开支,这两者都会降低回报。无法直接投资于未管理的指数。


长期表现怎么样?

我们还不确定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将为政府的关键职位挑选谁。这些信息将开始揭示新政府的治理方式以及其优先事项是什么。但从竞选承诺到签署立法,这之间有一段漫长的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改变。

历史上,市场喜欢政府分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权力分配如何,市场总体上都会上涨。查看过往70年的数据,当共和党控制所有三个部门时,市场表现得相当好(见下图)。

图片


作为投资者,如何应对?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导致我们处于通货膨胀性增长的趋势中,需要谨慎调整投资组合。然而,投资者应该明白,这将发生在数年的时间里,而不是一夜之间。当前的经济环境已经处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上,并很可能持续到特朗普的政策开始发挥作用。因此,现在采取任何交易行为,除了过去一年表现良好的交易,都是不明智的。长期投资者应准备转向在高通胀、高波动性环境下表现良好的资产。

总之,因为选举而重新调整投资组合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预测市场走势也很困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到最后,市场还是由基本面驱动的。

图片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7838.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4年12月9日 23:19
下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01:03

相关推荐

  • 难道又是一出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经过」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

    2021年4月15日
    30200
  • 人急了自己都骂,基金急了连自己都买

    先看两条新闻 这自购金额这么大,而且大多发生在权益类产品和新基金上,这说明了什么呢?有哪些值得我们来深思的呢? 1、是一种宣传的噱头,新基金基金经理跟投,基金公司自购,都是显示对这个产品有信心,但是光是人和机构有信心还是不够的,还要看市场是不是给力,收益是市场给的。所以不管怎么样,新基金还是新基金,要谨慎。 2、是一种营销的手段。相信很多的朋友没有听说过什么…

    2021年8月23日
    26200
  • 散了吧,抄底与大多数基金投资者无关

    今天一则关于抄底的话题,登上了某宝的热门前十。12万以上的人浏览围观,热度空前。关于当前的市场,依然在底部震荡,而震荡的中枢位置并没有明显的上移。可以说大盘,以及相应的指数更是上上下下,好比是初春的天气,让人捉摸不定。 说说弗里曼的几点想法, 1、其实可以预料到,与操作交易相关的话题是热度最高的,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也就是为什么在前年的时候诞生了那么多的股神…

    2022年4月28日
    27200
  • 牛熊报告 – 技术更新

    牛熊报告 – 技术更新 由 Real Investment Advice 的 Lance Roberts 提供,日期为 2/18/25 上周由于在温哥华参加迈克尔·坎贝尔的钱谈会,我未能制作我们的每周多空报告。不过,我想借此机会利用今天的技术更新来回顾一下我们在每周评论中进行的一些统计分析。主要是由于上周一的“关税”冲击和周五的就业报告。 (免费订阅每周多空…

    2025年3月1日
    2400
  • 箭在弦上,子弹已上膛?

    弗里曼最近的心态很轻松,在一个箱体震荡市场里,如果把这个状态承认下来,反而就不纠结了。 最近关于活跃资本市场的讨论一直非常多,出台的政策也非常多,可随着时间的拉长,活跃的市场似乎还没来,市场的耐心越开越少了。投资者似乎对于小修小补的反应越来越麻木,市场的交易量也维持在低位。 在这个时候,又是外媒的小作文开始发威,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弗里曼找了半天这个据说路透…

    2023年9月26日
    16200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