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离职了,你的基金还好吗?

北京,2021年的雪似乎比往常来的更准时一些,似乎对这个冬天更应景一些。在基金的圈子里,也是寒意满满,离职似乎是对这个冬天表现出的一点点敬意。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来自149家基金公司的282位基金经理离职,超过2015年同期的279位,为历年同期最高。

看今年的基金经理离职阶段性数据来看,截至3月底有30位,6月75位,8月200位,11月还没过完,就到了282位。

图片

2015年,市场遭遇极端行情,同期有279位基金经理离职;2016年至2019年,同期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137人、146人、159人、206人;2020年,基金经理变更异常频繁,同期有227位基金经理离职;而今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同比增幅达到了23.35%。

今年以来,这样的新闻似乎也不是只有冬天才有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自中国基金报的报道,采访了一个基金经理,给出了一些答案。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对此,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总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行情因素,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薪资,很多基金经理会选择在业绩高点时跳槽。经过2020年的行情高点,今年迎来了离职高潮。第二是基金行业的分化。近两年,行业大发展,基金公司之间分化非常大。不在头部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很难分享市场红利,于是想跳去头部或者排名更靠前的公司。另外,大中型基金公司预算充裕,开出更高的薪酬招人,这对小公司的基金经理来说吸引力非常大。第三,外资、银行资管进入公募业,带来新的人才需求。第四是市场结构出现变化,银行、地产等传统蓝筹股出现了很大的回调,而TMT、新能源、周期都有很大的涨幅,一些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风格,扩招TMT、新能源的基金经理,大公司也会设法挖人来优化人员结构。第五,现在对基金经理一拖多有限制,尤其主动管理型基金,一些有需求发更多基金的公司,就要找更多基金经理。

其实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很多,上面的这个说的复杂了,而且大多数是「洗地」为主,难免有开脱之嫌。马云说过,员工离职无外乎是钱没给够和受了委屈这两条。公募基金也是如此,要不是干的不顺心,而且今年虽说市场不好,但是外资、理财子这些都在招人,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拍拍身上的灰尘,挥挥小手,就走人了呗。而且年景不好,基本上还都是6月份之后,拿完去年的年终奖再走。

去向其实也比较简单,要不是其他的公募,要么是奔私,要么是资管的圈子,要么就是退出这个行业了。

图片

我们今天不展开讲离职的原因,因为作为韭菜,我们为年收入上百万甚至千万的基金经理操心,那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我们主要说说,我们的基金换了经理,我们该怎么办?

1、要说换基金经理这个事,其实也是挺卷的。一般是大公司比小公司宽容,外资比内资宽容。如果是业绩不达标,那么基本上两年就被GG了,小平台可能更快一些。

所以我们买基金的时候,要做到事前防范,就是买大平台的基金,买一些相对稳定的产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的话,要不要买超大规模的产品呢?比如今年的朱少醒、刘彦春、张坤的业绩都很一般,谢治宇还凑合,董承非干脆离职了。规模确实是我们普通投资者需要考虑的一个指标,这也是基金经理难逃的一个怪圈,可能说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是这么个意思了吧。所以在选择的时候,现在比较流行一些中生代的基金经理会好一些,因为这个基金他们确实还是在参与,而不是挂个名而已。

2、换基金经理这个事,还得区分一下基金的分类。比如是主动管理的,还是被动的,是权益的,还是债的。如果是被动的,比如是指数型基金,那换了基金经理影响应该也不大。不过这个还分怎么看,在中国我们指数基金跟踪的偏差率基本都够养鱼的了,这个现象还是个普遍现象;如果在外资基金的那里,可能就得换人了,不过国情如此,加上卖的好,也没有人会苛责。

如果是主动管理的基金,那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不同基金经理的风格操作,对于基金的业绩影响还是蛮大的。通常来说,基金经理的能力强,经验丰富,这个基金的表现就会更好一些。

如果一只基金一个年富力强的经理走了,换来了一个小年轻,我们大概率就要注意一下了。就拿董承非这个例子来说吧,他离职后,产品增聘了谢治宇、乔迁,来共同管理,这也是为了不发生大规模的赎回,只能找更强的来接手,或者说至少是过往数据表现更强的吧。

3、要看离职原因。不过现在一个是基金公司都学聪明了,原因大多都是「个人原因」,这样既保护了公司,又保护了基金经理个人。所谓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那我们投资者,我们韭菜怎么办呢?其实还是可以得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如果是高升了,公司内部的高升,或者跳槽到其他基金的高升,那么一般证明这个基金的管理还是得到认可的。如果是去了更小的平台,那么可能这只基金我们只能赶紧换掉了。

4、经理离职,什么时候换掉这只基金?我们不妨观察3个月左右的时间,看看指标是不是下降的比较厉害。不过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大多的时候,如果是师傅带徒弟,师傅高升了,把衣钵(产品)传给徒弟来管,或者是师傅有了更好的去处的话,基金一般都会提前做安排。比如增聘或者共管一段时间,提前适应过渡。其实在增聘的时候,我们作为投资者的就要注意了,把这个基金列入观察列表仔细考察。

以弗里曼的经验来说,基金经理这个行当是比较个人的,绝不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典故也是时常在上演的剧本。

本周操作:

操作时间2021.11.16

降低医疗基金的仓位,占总仓位10%

替换新能源基金一只,因为基金经理的变化,占总仓位10%

增加纳斯达克100指数仓位,5%

增加军工仓位,5%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096.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11月21日 11:06
下一篇 2021年11月25日 14:30

相关推荐

  • 一个口径的变化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今年的统计局的报告一直在提一个「两年平均」的概念。 「两年平均」的说法基本贯穿了今年一整年,从一季度开始,基本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所有的维度,都会用两年平均这个视角去进行审视。比如说GDP、比如说按照产业统计的数字,按照规模统计的数字等等。 我们今天当然不是来讲统计学的,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股市被注入了超高的流动性从19年起…

    2021年9月30日
    35300
  • 垃圾VS黄金

    周三市场大跌,创业板指数跌了3.6%。市场上又是一片哀嚎,很多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 似乎没有特别的大利空,发布的数据和财报也没有特别的不好看,被认为罪魁祸首的「宁王」数据其实并不差。难道真的是因为任正非的一席讲话吗?具体的内容不多说了,「任正非: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将持续衰退 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这个标题相信大家在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与此…

    2022年8月25日
    35200
  • 难得好时光

    一直认为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衣服穿的不多不少,可以骑个自行车,或者就是徒步,漫步在金黄落叶的路上,是一种享受的感觉。 之前说的三个会议,现在行进到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中间的位置。听起来觉得是个超长的会议期,像个马拉松。但就像马拉松一样,运动员不可能是一直的匀速行进的。最近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有的时候都让人逆反了,功能性抑郁,所幸眼不见心不烦。 就像潜艇,在海底潜行…

    2022年10月27日
    25800
  • 标普 500 指数重新调整:稳定偏向科技股

    每个季度,标普道琼斯都会重新平衡其旗舰市值指数系列,包括标普 500 指数。与重新平衡相关的指数变化可能看起来很小,但从宣布日期(标普道琼斯于 2024 年 9 月 6 日宣布)到变更生效日期(即 2024 年 9 月 20 日收盘时),它们会推动市场大幅交易。据标普估计,约有 16 万亿美元的资产以旗舰标普 500 指数为基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动管理的资…

    2024年11月1日
    4100
  • 重新审视主动与被动:六项观察

    我认识的两位机构经理——一位在财富 500 强固定收益养老基金,另一位在市政养老基金,后来又在捐赠基金工作——相信要全力以赴进行主动管理。 对他们来说,100% 的主动分配不仅可以,而且是可取的。 当然,任何了解选择表现出色的主动管理人的统计几率的人都知道这种方法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和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积极管理的真正信徒分享他们的学术和专业见解,为什么…

    2023年6月2日
    19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