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惰性:本土偏好如何伤害美国投资者

克服惰性:本土偏好如何损害美国投资者

美国投资者通常坚持投资美国市场。但这可能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尤其是在今天。

与美国债券相比,对冲美元的全球债券历来波动性较小,风险调整后回报率也更高。这并不是本土偏好可能带来巨大机会成本的唯一原因:对冲的全球债券也表现出比美国债券更好的防御特性。

我们最近一次看到这种情况是在 2022 年,这是债券市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在那一年,对冲的全球债券表现优于仅限美国债券,这要归功于全球债券市场的规模以及在全球不同的商业和政策周期中进行多元化投资的好处。

在经济低迷时期,对冲全球债券的表现优于美国债券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对冲全球债券的往绩记录显示,其涨跌捕捉率相对于美国债券颇具吸引力(显示)。事实上,在过去 40 年里,当美国债券上涨时,对冲全球债券捕捉到了 86% 的收益。相反,当美国债券被抛售时,对冲全球债券仅经历了 66% 的下跌。

从历史上看,全球债券分散了美国债券风险

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与 2022 年不同,当时各国央行开始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胀浪潮。全球收益率正在从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回落,全球货币财政政策出现分化,独特的信贷机会提供了新的阿尔法来源。我们认为所有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全球固定收益敞口。

目前全球收益率处于 10 年来的最高水平

债券收益率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历史低位,甚至为负值,如今已攀升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仅 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就已是四年前的八倍多,全球债券收益率也紧随其后。

在当今市场,如果将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对冲回美元,全球债券投资方法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收益率。这是通过消除外汇波动的货币远期和期货来实现的。考虑到其他市场与美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对冲也可能导致更高的收益率,就像今天一样。在对冲的基础上,如今几乎所有非美国发达市场政府债券的收益率都高于 10 年期国债(显示)。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冲将低收益的日本 10 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从仅仅 1.05% 提高到了 6.68%。

10 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 - 百分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对冲带来的更高收益率有可能对债券投资组合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

货币和财政政策分化指向多元化

但全球收益率可能不会长期维持在这种水平。一些发达市场央行已经开始降息。瑞士央行今年已两次下调利率,而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已开始实施货币宽松政策。

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则采取了更为谨慎的立场。美联储可能会在第三季度采取行动,而英国央行预计将在 9 月份首次降息。世界各国央行的行动方向也并不相同。日本央行 3 月份 17 年来首次加息,中国政策制定者已经连续几年降息。这种分歧反映了不同的通胀趋势和政策目标,并为固定收益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分散投资来源。

财政政策也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今年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将参加选举,在某些情况下,选举周期可能会加速刺激性财政政策的出台。但支出速度可能因地区而异。在美国,财政支出尚未因通胀压力而减少,而欧元区国家普遍实行更严格的财政纪律。新兴市场的财政状况好坏参半。

这些趋势凸显了政策持续不同步,这对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在任何市场,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全球投资实现多元化收益,但当世界各国央行开辟自己的道路时,这种收益可能会更大。当收益率下降时,债券价格就会上涨——尽管我们认为海外市场这种情况的发生会比美国更快。

当今的全球固定收益市场也提供了从证券选择中增加阿尔法收益的机会。基础广泛的彭博美国综合指数本身就允许阿尔法收益,因为其中的行业各不相同——所有行业都受到不同类型的市场风险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当你将全球分散的市场周期添加到多个行业中时,这些机会就会变得更大。目前,我们认为欧洲企业债务特别引人注目,我们也认为部分新兴市场企业处于有利地位。

货币对冲是关键

尽管全球范围内都存在投资机会,但固定收益投资者可能对外汇波动持谨慎态度,这可能导致本土偏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核心债券投资者应该将其非美国资产完全对冲为美元。谨慎的对冲策略可以消除货币波动(显示),从而保留债券作为股市波动的稳定器的作用——这是核心债券的主要任务。

2 年滚动波动率 - 百分比

我们认为现在是核心债券投资者摆脱本土偏好的好时机。历史上,对冲后的全球债券表现优于美国债券,而且波动性较小。通过将非美国资产对冲回美元,固定收益投资者可以实现全球多元化的诸多好处,而无需承担过高的风险。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4967.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4年9月13日 00:07
下一篇 2024年9月20日 00:02

相关推荐

  • 当下投资债券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全球央行的大放水,导致通胀的预期开始增强。拿美债来说,现在的收益在1.6附近,有的人说要升高到2附近。但是通胀呢?预期要达到3-4的水平,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那说明,如果是美元资产的话,债券的收益都没有跑赢通胀,你投资理财赚的钱都不够支付大葱的溢价。 其实国内也是,从去年就开始,什么「姜你军」、「蒜你狠」、「葱忙涨价」屡屡出现,其实也就是通胀了。2021年…

    2021年3月25日
    26200
  • 难以集中精力:头重脚轻的市场

    难以集中精力:头重脚轻的市场 想象一下今年年初有两位策略师站在辩论台上。一位宣称股市将在上半年大幅上涨。另一位宣称股市将出现大幅回调。两位策略师都是对的。今年是两个市场的故事——一个在指数层面,一个在表面下。如下所示,主要平均指数在指数层面均未出现 10% 的回调;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最大跌幅仅为 -5%,纳斯达克指数为 -7%,罗素 2000 指数为 …

    2024年7月31日
    1700
  • 现在是系统性市场对冲的时候了

    去年 VIX 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之间的动态标志着即将到来的危机的大门。我在 2022 年和今年经历过,波动率指数在 20 到 35 之间的紧张、区间震荡的市场下跌在 过去的。 在每一种情况下,它们都发生在第二回合危机之前,VIX 飙升至远高于 35——此时大部分价值破坏都发生了。 20-35 之间的区间震荡波动率指数具有共同的标记和动态,表明“危机门户…

    2023年5月31日
    18000
  • 难以驾驭:硬数据与软数据的对比

    难以驾驭:硬数据与软数据的对比 由 Liz Ann Sonders, Charles Schwab 的 Kevin Gordon, 1/23/25 “pandemicycle”(是的,这是我们的新词)在诸多方面都是独特的;包括经济中的多重分歧。这些分歧发生在商品和服务之间、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部门之间、自主性和非自主性支出类别之间,等等。今天我们讨论的是软经济数…

    2025年2月15日
    4000
  • 医药的投资机会来了?

    先来插播一条消息 比国产新冠口服药先来的,是一则辟谣。 作为打赢这场抗疫战斗的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小分子口服药的上市进程一直是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也是特别牵动投资者神经的事情。从辟谣来看,也许真的离上市不远了。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目前部分国产新冠口服药的研发进展如下, 如果把视野放的更宽一点的话,根据《界面》与东北证券的数据来看,全球主要新冠口服小分子药…

    2022年5月26日
    34800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