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VS被动

图片

据统计,最近三年以公募基金为主的机构资金规模扩容明显,同时,其看好A股的决心也“与日俱增”。如在2018年-2020年末,公募基金总规模分别为13.66万亿元、15.30万亿元和21.25万亿元,而其同期持有A股股票的市值分别是1.45万亿元、2.44万亿元和4.86万亿元,持股市值占总规模比例分别是10.61%、15.95%和22.87%。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虽然这一占比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20.96%的历史高位。

公募基金这三年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特别是在「炒股不如买基金」的感召下,一大批年轻人入市了。

我们的市场也越来越健全,各项的制度密集出台,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了。

据统计,目前A股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数有上证50、深证100、沪深300、科创50(设立时间较晚)、创业板50以及新设的“茅指数”等,其设立至今的涨幅分别为252.17%、608.53%、293.93%、32.99%、210.75%。也就是说,投资这些指数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那我们来说说到底是主动型基金好,还是选择被动型的好。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一下基金的分类,包括指数基金的分类。

复习一下之前的文章

「理财到底理什么」之三—基金的分类和归纳

「指数基金定投三板斧拆解」-第一招「筛基金」

最近有个新闻是这么说的,标题很大「A股进入被动投资新时代」其中采访了李迅雷、谢治宇等等一众大咖。

图片
图片

事实上,弗里曼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者说我们在看新闻,资讯的时候,还是要分辨清楚。

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晚,很多的制度不是那么完善,投资者的素质这一块更是问题巨大。让我们三十年走完他人200年走的路,是不现实的。即使我们的金融产品五花八门,数量上够了,但是质量上、数据上、包括投资者的教育,知识水平,或者说叫「财商」吧,也就是近几年的事。

从这个方面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拿美国来说,最近几年虽说被动管理型的产品大行其道,主动管理型的钱往被动里面走一直是个趋势。但是疫情以来,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ETF来说,主动管理的ETF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被动管理的新发基金的数量。

包括这两年特别火爆的木头姐的基金,也是主动管理型的ETF。

木头姐的作业怎么抄?

这个说明什么呢,其实是物极必反。主动、被动,其实从来都是一种人为的界定和定义,主要是风格清晰、收益稳定、回撤控制的好,那么就是一只好的基金。就是那句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不管主动被动,能赚钱的基金就是好基金,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成本要低。

在美国,这两年市场波动剧烈,板块的轮动速度也很快,这个时候被动的产品就体现出来了一些劣势,很多被强制的平仓了,也有很多的被动赎回。

但是在国内,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指数型产品的洗礼,被动投资刚刚崭露头角,所以不一样的阶段,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好比对一个骨瘦如柴的乞丐,你跟他说要健康饮食,要低油少盐,每天要多运动,不能吃太多,顶多7分饱,那是没有意义的,在他的世界里吃饱喝足,变成一个胖子可能是最迫切的。

图片

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主动或者被动呢?到底怎么做才好呢?

我想有这么几点需要注意一下

1、如果说是产品层面,主动管理型基金,被动管理的基金,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各有所长,指数基金、ETF最大的优势是费率低;主动管理的混合鸡的优势是回撤控制的比较好,在快速轮动的市场应对变化的能力比较强,另外一些辅助提升阿尔法的手段会灵活一些。

2、如果说的是资产配置层面,主动更多的是指资产配置,我们去构建一个组合,这个里面即使我们的标的是被动的ETF,那也同样的需要配置,配置的本身就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所以只要是配置,或者说我们进行理财,财富的管理,保值增值,都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对应的另一面就是没有资产配置,单只基金的来买,互相之间完全不考虑相关性组合等等问题。

3、如果说的是操作的层面,那么主动常常代表高换手率,趋势投资;被动更倾向于价值投资,长期持有。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者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在当下,最近三年内吧,因为产品和市场的变化实在是很快。

图片

对于1来说,主动被动区别不是特别明显,被动的产品还是少了点,主动的产品收益还不错,都可以选,关键是成本,购买的平台或者渠道也是一个方面。单纯从产品层面来说,有没有那种收益好,风险控制好,成本收费又比较低的呢?还真有,对于海外竞争激烈的市场来说,主动管理的ETF是一种,类似木头姐的创新基金,我说的是产品类型,并不是特指这个产品,大家不要误会了,在这就是举个栗子;在国内LOF有些类似了,不过总体来说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我们国内的平均收益高一些,成本也高一些。

对于2来说,进行资产配置是一个必选项,但是这个工作是自己来做,还是交给理财师或者机构来做,这个可以因人而异。

对于3来说,最近价值投资好像很火,说不出两句巴菲特的语录好像都感觉没法聊天了,但是真正可以坚持价值投资的人却寥寥无几,包括专业人士在内。长期持有,不是盲目持有,该收割的时候收割,有自己的目标方向,有自己的投资系统,这个是正途。

最后,用文章内的一段话来结束这一篇文章。

图片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5106.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5月24日 11:17
下一篇 2021年5月31日 11:17

相关推荐

  • 如何思考风险:霍华德·马克斯的综合指南

    风险不仅仅是波动性的问题。在他的全新视频系列《如何看待风险》中,橡树资本管理公司联席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深入探讨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以及投资者应如何看待风险。马克斯强调了将风险理解为损失概率以及掌握不对称风险承担艺术的重要性,即潜在的上行空间大于下行空间。 下面,我们将借助人工智能(AI)工具,总结马克斯系列文章中的关键经验,以帮助投资者完善风险应…

    2024年10月20日
    5500
  • 劳动力紧缩:汽车和航空公司交易导致美国利润率面临挑战

    作者:AllianceBernstein 汽车和航空业最近的劳工协议凸显了美国公司和股权投资者面临的盈利难题。 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是企业寻求扩大利润率的重要因素。我们在 2023 年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当时一些表现最好的美国公司在通胀上升的情况下保持了定价能力,同时凭借严格的费用管理提高了盈利能力。 但最近的工会劳工合同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使投资者在经济放缓…

    2023年12月31日
    14500
  • 美国如何爱上自由市场的力量

    《大神话》讲述了美国如何爱上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非凡且很大程度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要领会这种精神的力量,只要回顾一下最近的大流行就可以了。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对政府的不信任程度如此之大,以至于南达科他州医院濒临死亡的患者告诉护士他们在诊断上撒了谎。 这种愤世嫉俗的态度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在韩国、德国和新西兰等国家,政府对疫情的反应比美国更加有力和强硬,但…

    2023年9月29日
    19200
  • 为什么下一次市场波动高峰可能会持续

    为什么下一次市场波动可能会持续 在本文中,Russ Koesterich 讨论了为什么下一轮市场波动可能比之前的低迷持续时间更长,以及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最好地定位您的投资组合。 关键要点 虽然从历史上看,秋季通常是股市的疲软时期,但今年可能会因季节性疲软的延续而加剧。 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应考虑对冲策略来帮助保护其投资组合的收益。 一个解决方案是购买目前价格处…

    2024年10月11日
    7400
  • 软着陆是一种稀有物种

    市场叙事已经存在多年。但互联网和最近的社交媒体让叙事传播得更快。因此,它们已成为更加频繁和强大的市场力量。经济数据之后,企业盈利、政治、全球事务和许多其他因素对投资者来说仍然至关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尤其是在短期内,确定哪些叙述对市场影响最大。 当今流行的说法是,人们越来越一致地认为美联储将推动软着陆和“金发姑娘”经济。美联储和杰罗姆·鲍威尔有意无意地开始了…

    2024年1月14日
    8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