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工智能浪潮困扰的基金专业人士正在放弃主动管理

科技巨头永无休止的崛起正在驱使选股专业人士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放弃超越基准。

随着微软公司和英伟达公司等公司几乎掌控 2023 年的牛市,基金经理面临着两难境地。如此多的股票被抛在了后面,以至于找到能够跑赢该指数的股票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一项衡量标准来看,这是自 1987 年以来最难的。一种补救措施是放弃并让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静态分配来引导自己。

他们就是这么做的,成群结队。所谓的主动股票比率可以说明这一点,这是美国银行等公司制定的一项指标,用于追踪主动基金持有量与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偏离情况。去年年底,该指标触及 2013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管理者们比十年来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反映该指数。

Socorro Asset Management LP 首席投资官马克·弗里曼 (Mark Freeman) 表示:“主动型基金经理通常通过选择证券来产生阿尔法来证明其费用合理。” “但在一个回报仅由少数大市值公司推动的市场中,履行这一使命变得越来越困难。”

更多的基准拥抱=投资者信心减弱

资料来源:美国银行

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七家最大的科技公司——还包括苹果、Alphabet、亚马逊、Meta Platforms 和特斯拉——在过去一年中平均增长了一倍。这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四倍。

由于涨幅集中在少数几个股票上,市场其他股票均表现疲软。去年,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只有 27% 的成分股领先于基准,这是自 1987 年以来美国银行数据历史上最窄的市场宽度。

由于差异巨大,所谓的七巨头的市场份额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盛集团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编制的数据显示,去年某一时刻,它们在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的总权重达到了 29%,这是至少 198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标准普尔 500 指数前 7 只股票的市值集中度

可以预见的是,繁荣激起了人们的担忧,人们担心拥挤的交易可能会迅速崩溃。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况发生在 2022 年,当时该群体的衰退导致熊市暴跌 25%。

与此同时,仅靠集中很少会引发抛售。只要利润增长证明股价升值和利率背景有利(过去十年的情况大多如此),就缺乏统计证据表明这家科技巨头无法继续扩张。

此外,在基金定位方面,集中于基准权重有可能造成视觉错觉,特别是它们超重技术的外观。主动型基金经理除了模仿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构成之外别无选择,例如,他们的投资组合中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股票投资于七种计算机和互联网股票。

事实证明,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更大的问题并不是拥有足够多的大赢家。美国银行的一项分析显示,去年只有 38% 的大型基金表现优于基准,因为对科技巨头的厌恶拖累了业绩。

美国银行美国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萨维塔·萨勃拉曼尼安 (Savita Subramanian) 表示:“当这些股票具有积极势头时,不持有对基准回报贡献较大的股票会带来巨大的表现不佳风险。” “由于备案文件是在每个时期结束时发布的,基金可能会感到一些压力,以证明他们持有该时期最好的公司——特别是如果顶级股票和指数的阿尔法相当宽,就像去年那样。”

根据她团队的数据,自 2017 年以来,主动型基金一直倾向于其基准,这一时期恰逢科技股基本上势不可挡的上涨。在此期间,他们的活跃份额从接近 70% 的峰值下滑至 65%。该比率始终介于 0% 和 100% 之间,零表示纯粹的被动策略,而较高的读数表示更主动的管理。

当科技股的霸主地位从 2021 年底开始短暂中断时,活跃股比率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有所上升。

由于通胀降温,美联储将很快启动货币宽松周期,缓解高估值股票的估值压力,软件和互联网股在新的一年扩大了领先地位。

为了有获胜的机会,选股者需要大量的科技投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它。 80 多年前的法规对“多元化”共同基金的集中度设定了限制。根据这些规则,这些基金必须限制占其资产 5% 以上的个别证券的数量,并且此类股权加起来不得超过其整体投资组合的 25%。

索科罗的弗里曼表示:“随着市值加权指数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几个公司,这给那些不愿意或无法持有如此集中头寸的主动型基金经理带来了内在的冲突。” “在这种环境下,主动型基金经理只是尽力跟上,这意味着尽可能持有类似指数的头寸。”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1691.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4年1月26日 23:40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01:20

相关推荐

  • Netflix 新增 800 万客户,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Netflix 新增 800 万用户,扩大领先优势 Netflix Inc. 扩大了在流媒体领域的领先地位,第二季度增加了 805 万客户,并提高了年销售额和利润率的预期。 周四在致股东的信中公布的用户数结果超出了全球各地区的预期,其中亚太地区新增用户 280 万。分析师平均预期为 487 万。 Netflix 严厉打击密码共享,并推出带有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

    2024年8月30日
    8600
  • 杰里米·西格尔:人工智能带动的上涨并非泡沫

    西格尔承认人工智能的力量,但对其是否能代表工业革命或过去 50 年互联网和技术革命的突破持怀疑态度。

    2023年6月24日
    18500
  • 理解英伟达的财报与 ETF 影响

    由 VettaFi 的辛西娅·墨菲,8 月 27 日,25 年 另一个财报季即将接近尾声,但在最后时刻,我们还会听到英伟达的消息。 市值约为4.4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今天将在收盘后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说英伟达的财报重要,这绝不是夸张。今天我们将了解到的该公司财报和前瞻性指引将影响许多指标,包括市场情绪、风险偏好、大科技股和成长股的走势、AI 投资主题…

    2025年9月2日
    2400
  • 英伟达的 3 万亿美元涨势如履薄冰,华尔街无动于衷

    英伟达公司在 ChatGPT 引发人工智能热潮后的两年里,市值飙升了 3 万亿美元,这一涨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股票上涨。但对这家芯片制造商来说,局面现在正在发生变化。 竞争对手和客户正在加大努力以分得更多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份额。该领域的收入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拜登白宫正寻求限制向国外出售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不过尚不清楚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将如…

    2025年2月15日
    7800
  • AI 的长期潜力:上行空间大于下行空间

    人工智能的长期潜力:上行空间大于下行风险 北方信托,8/25/25 作为对我们 2025 年资本市场假设(CMA)2 月发布的“AI 驱动的生产力”主题的后续探讨,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这一理论如何演变。 我们最初的观点认为,AI 的快速进步和应用可以帮助抵消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生产力逆风。尽管短期内存在实施挑战,但我们仍然坚信 AI 在长期内将推动实质性生产力增…

    2025年9月2日
    1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