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曼谈之四「你买的是固收+还是固收-」

最近两年,固收+得到了更多的青睐,特别是在银行渠道,很多固收+的产品变成了以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替代。这一点从投资者的认知上已经慢慢的深入人心,这种波动小,收益稳定的产品,市场空间很大。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20 年)》,截至 2020 年底,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相比 2019 年底增加了 86.85%。风 险等级为二级(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和持有总金额均接近 70%,远 超其他风险等级产品,投资者整体风格仍相对保守。 

图片

固收+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一种底层资产,而是固收类资产与权益类或者其他类别资产的一个组合,是一种FOF。

那什么是固收+?固收+的分类

“固收+”的本质是在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要仓位的基础上叠加其他资产或 策略,以追求风险控制和超额收益的多资产组合。“固收加”策略产品以风险较 低的债券为底仓,主要包括利率债与高信用等级的信用债。对于“加”的理解, 可以从“加资产”和“加策略”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资产及策略的收益性、 相关性进行资金配置。 

图片

固收+运作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有哪些?是什么原因让你的固收+变成了固收-?

1、基金管理人在资产配置方面管理模式需要探索。

固收+属于多资产,多策略的产品集合,与以往权益类、债券类的基金不同,需要基金经理具备多资产的管理能力,资产配置能力。目前单基金经理、双基金经理的运作过程中均会出现一些能力盲区,或者资产权重配置不合理、不能随时反应市场变化的情况。

2、固收+的产品黑盒化。

当前的固收+由于是一个多资产多策略的组合,同时主动管理的情况偏多,导致固收+的产品的配置策略不是非常的公开透明,产品介绍不清晰,产品组合黑盒化。投资者购买固收+产品时对于组合内的资产、组合策略很难做到一目了然。在调仓时,也很难知晓资产或者策略的变化。

3、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

固收+是不是一种FOF?如果是是不是适用FOF基金的相应的管理办法?如果不是那么具体的有哪些资产可以用来配置固收+,各个资产配置的上限下限是什么?可转债算是什么类别的资产?这些当前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

4、在产品营销层面存在不合规的隐患。

固收+到目前为止,还只能算是一个营销概念,是机构营销出来的。为了让传统的理财用户,在净值时代,在资管新规取消刚兑的情况下,对产品有一个快速的了解,发明的营销概念。需要明确的是,固收+是不保本的,有的时候风险还会很大。

由于固收+没有明确的定义红线,导致很多搭配了高风险金融衍生品的组合也来凑热闹,利用固收+的概念来宣传产品,市场好的时候收益比其他的固收+高,市场一变化,自然就变成了固收-。

还有就是权益类资产比重超标,有的竟然已经超过40%的比重,然后把这样的组合用固收+的概念推给客户,这样市场风格一变,很难不变成固收-。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2022年监管出了一个窗口指导,要求公司以后在申报“固收+”产品时签署一份承诺书,承诺该类产品的权益资产比例不得超过30%。

最后,大家在购买固收+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相关产品的底层资产、资产配置策略、以及触发调仓的条件。固收+的产品是一个比传统的权益类基金和债券类基金更加考验资产配置能力的产品组合,对于资产配置的要求也更高。大家莫不要认为这个收益比那些权益类的基金低了,难度就小了,实际上固收+的产品是大大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升收益,从这个初心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603.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10月21日 11:21
下一篇 2022年10月27日 00:00

相关推荐

  • A股、港股、美股股票or基金词汇对照表(投资理财必备)

    大家在日常的投资理财过程中,避免不了接触一些港股或者美股的相关资讯,但是其中有很多常用的词汇与我们日常的使用方式并不相同。在互联互通,以及全球化资产配置来临的今天,作为个人投资者以及散户,如何获取并且消化金融资讯是我们的一大难题。今天借由港交所官方的资料,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 由于内地及香港两地的市场术语有所不同,为方便内地投资者掌握香港的市场信息,香…

    2022年8月18日
    71000
  • 「指数基金定投三板斧拆解」-第三招「定策略投组合」

    经过第一招「筛指标选基金」 (「指数基金定投三板斧拆解」-第一招「筛基金」) 我们明确了指数基金的分类,选到了一些不错的指数基金,丰富了弹药库,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基金池; 第二招「看估值选品种」 (「指数基金定投三板斧拆解」-第二招「看估值选品种」) 我们知道在当下的一个阶段我们应该选择哪个品类的指数基金来进行定投, 那么既然我们的三板斧说的是「指数基金定投」…

    2021年1月11日
    32801
  • 知己知彼,韭菜的自我定位第一篇-退休的程序员

    我们在理财或者投资的过程里其实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产品,公募的,私募的,还有期货、股票等等等。在产品的风险识别过程中我们往往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自身的风险水平却认识不足。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定盘的星,随波逐流,体现在投资的过程里就是追涨杀跌,有个风吹草动就紧张的要命,要么就是傻大胆无知者无畏。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通过一档…

    2021年10月14日
    41000
  • 「季报拆读」-刘彦春「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260108」

    四月底,很多基金的季报出来了,「季报拆读」这个小版块,给大家精选一些牛基的季报。大家平时总是来点评基金经理的功过是非,现在借助季报这个平台,我们也看看基金经理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首先是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260108」 先看看基本情况: 再来看看基金经理是怎么说的: 点评与分析: 刘总的基金切合了我们之前对于2021年全年的展望,老三样消费、医…

    2021年5月11日
    22910
  • 「指数基金定投三板斧拆解」-第二招「看估值选品种」

    我们之前讲过针对权益类基金如何选品种 (「选基六步法」之三「选则种类基金,匹配市场行情」), 其实有些复杂,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也有点摸不到边际,实操性比较的差。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我们可以看的更简单一些,就是要学会看「估值表」,在金融圈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懂估值,那么你就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投资人」。 还要继续的说明一下,在我们的分类标准和体系下 (「理财到…

    2020年12月28日
    469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