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能带来增长吗?这是您想听到的

人人都说并购大多以失败告终。如今,贝恩公司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这家“三巨头”咨询公司表示,进行常规并购的公司实际上比那些抵制合并冲动的公司回报更高。

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警告让怀疑论者继续存在——交易越大,越有可能以悲剧收场。

贝恩的研究成果是所有从交易中收取费用的人的福音——银行家、律师、公关专家,更不用说贝恩自己的管理顾问团队了。贝恩发现,在截至 2010 年、2020 年和 2022 年的几十年里,偶尔进行并购的公司表现优于那些只专注于有机增长的公司。那些每年进行一笔或多笔交易的公司表现甚至更好。自然而然的结论是什么?每家公司都需要一个并购战略,并应该在整个经济周期中坚持下去。这就是宣传册的第一张幻灯片。

这一观察结果与这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公司在 2004 年得出的类似结论相呼应,当时贝恩公司研究了为什么尽管发生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案等特大灾难,交易仍能持续进行。但在交易额超过 50 万亿美元之后,支持进行定期、可管理的并购的证据变得更加明显。2012-2022 年频繁收购者的表现比 2000-2010 年高出一倍以上。

还有更多。贝恩公司 20 年前对高管的调查发现,60% 的交易未能达到内部目标。现在,高管们报告称,近 70% 的交易都取得了成功。

常识告诉我们,易于消化的交易应该会取得良好效果。除非公司预期能从消除重复成本、向双方客户交叉销售或加速进入新市场中获益,否则它们通常不会着手收购。频繁的并购必然涉及一系列相对较小的目标。此类交易应该更容易整合;收购方的管理团队将发号施令,而不必担心合并两家规模相似的企业所带来的治理问题。交易成为干扰的风险也较小。

十年来,星座品牌的饮品平均每年被收购 1.5 次

成功收购的公司会发现股东会鼓励他们做更多。合并业务的经验会带来成功,而成功又会带来更多交易和更多学习。搞砸了的公司大概会戒掉这个习惯。

星座品牌股东总回报率超过同行

但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频繁的并购相对收益会增长。一个答案可能是廉价资金时代青睐那些选择扩张的公司。贝恩认为,收购方只是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了。尽职调查变得更加全面。买家会调查他们以前没有调查过的领域,比如目标公司的文化。网站提供了一个了解员工和客户满意度的窗口。探查人脉网络可以提供有关企业状况的情报,而这些情报并未包含在公布的数字中。

股东仍需保持警惕。事实上,目标越大,事情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贝恩研究了那些累计购买量相对于其市值较大的收购者。那些经常吃饭的公司——比如饮料巨头 Constellation Brands Inc.——比那些有选择地大吃大喝的公司表现要好得多。尽职调查还不足以减轻巨额交易带来的风险;在不可避免的人事问题方面,预防措施仍有待改进。正如这家咨询公司所说,大赌注已被证明具有持久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最好的收购者会避免这样做。”

最新一批大型并购案表明了这一问题——从拜耳公司收购种子制造商孟山都的惨淡交易,到 Unibail-Rodamco-Westfield 在疫情爆发前在购物中心的杠杆扩张,再到富达国家信息服务公司收购支付公司 Worldpay 的失败。这些“转型”交易往往以糟糕的方式兑现了其承诺。

此类失败解释了为何市场对拟议的收购反应如此强烈,管理层可能承担了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负担,尤其是在债务增加的情况下。2022 年,联合利华试图收购葛兰素史克消费品业务,这便是例证。

经验丰富的收购者值得信任。但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交易并不能保证业绩的提高。如果收购是为了扩大规模,那么问题在于收购方老板能否更好地经营目标公司。如果收购是为了获得新的能力,那么投资者应该确信有抱负的所有者能够保留而不是压制被吸收的文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者目标公司规模庞大,股东不应该害怕使用关于并购失败的陈词滥调。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3210.html

(0)
打赏
风生水起的头像风生水起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4年5月6日 00:37
下一篇 2024年5月6日 23:37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波动性?波动市场中给长期投资者的建议

    在动荡时期,许多投资者感到惊慌并开始质疑他们的长期投资策略。对于新手投资者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常常会忍不住完全退出市场,并在场外等待,直到看起来可以安全地重新入场。 需要认识到的是,市场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短期内波动是市场的本质。试图把握市场时机是极其困难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保持长期视野并忽略短期波动。 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可靠的策略,但即使是长期投资者也…

    2023年7月10日
    18700
  • 日本应该大力发展初创企业,否则就回老家发展

    日本应该大力发展创业公司,否则就回国 在经历了三十年的低迷之后,日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创业来振兴经济。 劳动力市场紧张促使年轻工人抛弃了在大型公司终生就业的典型工薪阶层模式,并赋予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所谓“失去的几十年”带来的经济痛苦正在缓解,中国的软实力正在吸引全球人才。被中国科技行业不确定性所困扰的投资者看到了邻国的稳定,而地缘政治…

    2024年9月4日
    5200
  • 2023 年华尔街一切都错了

    整个华尔街,无论是股票柜台还是债券柜台,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众公司,情绪都很低落。那是 2022 年底,似乎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制定游戏计划。 在摩根士丹利,看空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迅速成为市场宠儿,他预测标准普尔 50O 指数即将暴跌。在几个街区外的美国银行,梅根·斯维伯和她的同事告诉客户为国债收益率暴跌做好准备。在高盛…

    2024年1月16日
    12800
  • Z 世代的经济焦虑并未消失

    作者:艾琳·洛瑞 (Erin Lowry) 咨询公司安永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到三分之一的 Z 世代感到财务安全,而只有一半以上的人感到“非常或极其担心没有足够的钱”。“欢迎光临,水是温的!” 每个美国千禧一代都会这么说。 多年来,人们一直被告知条件会改善并成长起来,但千禧一代作为一个集体,充其量只是原地踏步。事实上,根据 LendingClub 的一份报告…

    2023年11月7日
    18000
  • 投资组合机密:五个常见的问题

    分享五个最常见的客户问题以及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读者能找到一些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我的答案并不是确定的,所以我很高兴听到您关于如何改进我的回答的反馈。 1.“恐慌性抛售”的魅力 “我知道我现在不应该对我的投资发生的情况感到恐慌。我告诉我的顾问,我将投资十多年来不会碰的指数基金。但这一次与乌克兰战争造成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不一样吗?” 股票市场往往会随着时间…

    2023年10月13日
    120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